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真曾认为中国是一头睡狮

文/念田

长久以来,关于中国就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据说曾经叱咤风云,横扫整个欧洲世界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曾亲口说,中国是一头睡狮,当中国觉醒时,世界将为之震撼。这一传说影响甚大,国家领导人也曾在国际外交场合引用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可靠吗?究竟又是从何而来呢?

嘉庆二十年(公元年),阿美士德率领英国贸易使团出使中国商谈贸易事项,遭到了嘉庆皇帝的明确拒绝。次年,阿美士德使团离华返英,于年7月1日经停南大西洋之中的圣赫勒拿岛,会见了流放于此的拿破B仑·波拿巴。使团副使托玛斯·斯当东认为,嘉庆帝对待拒行跪拜礼的阿美士德,先是怒逐,又立即表示怀柔,这意味着英国对华强硬立场的胜利。传说拿破仑对不以为然地说:“要同这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蠢事。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着了的狮子,这只狮子一旦被惊醒,全世界都将为之颤动。”

阿美士德

史学家佩雷菲特研究了拿破仑接见阿美士德时的种种史料,于年出版了著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书中列有一章“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对会面时的谈话作了详细究。当时,阿美士德在日记中记载了与拿破仑的谈话,当时在场的使团随员、拿破仑的医生等人也各自留下过记载。从这些原始记载和基本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法语还是在其他任何语言的原始一手史料中,我们都找不到任何“睡狮”一类的言论和词汇。历史学家施爱东考证,“睡狮”作为一个现代传说,其实最早诞生于晚清,而其被中国人归到拿破仑名下也是非常晚的事情。

拿破仑·波拿巴

基督教中,早就有了东西方的对立,并演化出来一系列西方居高临下、唤醒东方的故事。年,曾国藩之子,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中国外交家曾纪泽在欧洲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了《中国先睡后醒论》,借用唤醒论作为话题入口,作为一个外交家阐述了中国温和而不容欺侮的外交姿态。一时影响甚大。但此时唤醒还只是“中国巨人”、“中国龙”,而非“睡狮”,也和拿破仑没有关系。

曾纪泽

中国近代大革命家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于年的《动物谈》中讲了一则寓言,第一次将睡狮与中国关联起来,影响很大,因此睡狮论最早流行于日本留学生当中。此后梁启超多次谈到曾纪泽的《中国先睡后醒论》,指出睡狮论出自于曾纪泽。20世纪初,日本青年留学生中邹容、陈天华两位烈士、革命家和宣传家,都使用了“睡/醒狮”以象征中华民族,一时之间国内外影响非常大。

年,留学美国的胡适曾在日记中记述“睡狮”出自于“拿破仑大帝”之口,这反映出当时美国留学生已经将睡狮论归入到拿破仑名下。不过这一说法在国内不大流行。截至年,睡狮论发明人已经有了专门的拿破仑说、俾斯麦说、威廉说,和泛指的英人说、西人说、外国人说等。年代,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存亡之际,内忧外患之中,睡狮论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拿破仑脱颖而出成为睡狮论的惟一代言人,一时之间舆论影响极大,至今犹然。

参考文献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gs/1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