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Da视界-胖达原创,未经作者本人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文/Da视界-胖达滑铁卢战役的结束,标志着拿破仑作为法国皇帝的历史结束了。“倒拿派”内部也陷入了一场争斗,他们在讨论“该把拿破仑流放到哪里”。上一次,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这个矮个子的法国人最终得以逃脱并重新拿到了法国的控制权,“倒拿派”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不管他们是以什么的借口展开的这次讨论,为了自己的私心也好,为了不让更多的民众牺牲也罢,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流放地。谈判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字,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打破了原有的气氛,来自英国的韦尔斯利在桌面上写下了四个字,“马德拉斯”。“马德拉斯”是英国在印度最早建立的殖民地之一。最开始的时候,东印度公司(EIC)在马苏里帕提南设立了一个临时贸易站,由于季风的频繁光顾,再加上与其他欧洲竞争对手的关系紧张,东印度公司决定搬迁。就在东印度公司寻找房产的过程中,孟加拉湾岸边出现了一块要出租的土地。它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就像伦敦和泰晤士河的关系一样。东印度公司租下了这个地方,并获准在这里修建一个堡垒来保护这个贸易站。后来,东印度公司与该地区的地方势力发生了冲突,他们和当地的统治者蒂普·苏丹的关系尤为糟糕。亚瑟·韦尔斯利受东印度公司的召唤,带领军队参加了围剿蒂普·苏丹的卡纳蒂克战争。韦尔斯利出生于都柏林,从一个基层士兵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将军,在漫长的从军生涯里,韦尔斯利战功赫赫,这一次,他又率军包围了斯里兰加帕提南镇,他们的目标蒂普·苏丹此时就在包围圈里,一切都显得万无一失。不过,蒂普·苏丹使用的“火箭”让韦尔斯利大吃一惊。然而,在战役最关键的时刻,蒂普·苏丹的弹药库发生了火灾,这场战争最终以东印度公司期望的结局收场,而韦尔斯利则将蒂普·苏丹的火箭的样本送往英国进行检测。在欧洲,由于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亡并夺回了法国王位,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了整个欧洲大陆,滑铁卢的决战将决定整个欧洲的命运,英国各界呼吁韦尔斯利给予他们支持。韦尔斯利因为在印度取得的战功获得了“惠灵顿公爵”的称号。他有义务为英国而战,他将蒂普·苏丹的“火箭”技术应用于实战,并成功地在滑铁卢击退了拿破仑派出的军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英国和其他获胜方坐下来讨论,到底把拿破仑流放到哪里,他们想要将拿破仑送到一个完全由英国控制的地方,最好这个地方还特别远,即便拿破仑逃了,在他回到法国之前,他们也有足够的应对时间。“倒拿派”讨论的结果出来了,这是一个奇怪的城市名字,“马德拉斯”。韦尔斯利在马德拉斯当过一段时间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他建议把拿破仑关在圣乔治堡,那里有重兵把守,整个印度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拿破仑根本无法逃脱。反对者却认为,法国殖民地距离马德拉斯很近,法国军队可能会到马德拉斯去解救拿破仑。何况拿破仑也支持蒂普·苏丹和其他反对英国政府的地方统治者,所以把拿破仑流放到印度是不安全的。考虑到这些反对势力的存在,欧洲的其他统治者们实在不想和拿破仑为敌,他们一丝风险也不愿意冒。最后,拿破仑被囚禁到圣赫勒拿岛,这是大西洋中部的一个岛屿,拿破仑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
·end·
Da视界Da观世界,Da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