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借助各种方法升入高空并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就是寄托了这样的梦。为了实现它,很多人甚至因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的科普立方,我将为大家翻开这本《人类飞翔史》,一起回顾那些想象中的空中旅行。
主播|张巍
文|[法]夏尔?多尔菲斯、亨利?布歇
借助于各种方法升入高空,并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古代确实有过制作无动力滑翔机的记载,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国人都曾在这方面做过尝试。
同时,在古代神话故事里,总能见到长着翅膀的神仙及各路天兵天将仰仗各种神器穿梭于蓝天的描述。
在中国,在最引人注目的传说当中,就有《山海经》记载的奇肱国,这个国家的人只有一只胳膊,却有三只眼睛,出门远行乘坐风车。
在欧洲,所有关于飞行的传说都来自于神话故事,也许只有代达罗斯和其儿子伊卡洛斯的故事除外,他们俩的故事描述了人类的飞行尝试。
代达罗斯和儿子伊卡洛斯被国王米诺斯软禁在一座岛上,为了从岛上的迷宫里逃出去,他将羽毛粘在一起,用蜡封住,制成翅膀。
在飞越爱琴海时,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翅膀上的蜡被太阳晒化了,随后跌入大海里死去,而代达罗斯则成功地飞越爱琴海。在希腊神话及罗马神话插图里,能看到许多描绘这一故事的画面。
在位于菲律宾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加罗林群岛上,流传着一个传说:一个名叫欧勒法的年轻人得知自己的父亲是天神后,便想飞到天上去找父亲,他还真的飞起来了,但很快就摔倒在地上。后来他又做了一次尝试,“点燃一个大火堆,借着烟雾飞上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也许就是热气球的一种尝试吧。
柏拉图的朋友阿尔库塔斯既是物理学家,又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制作了许多飞行器,尝试着飞上天。他用木头做过一只会飞的鸽子。
古罗马作家格利乌斯在《阿提卡之夜》里描述了这只木鸽子:“一套机械结构能让鸽子飞起来。鸽子靠震颤悬在空中,一股神秘的气流驱动着木鸽子,这股气流就来自于鸽子体内的装置。”
在西方古代,没有任何描绘风筝的图画和文字。而在中国,有关风筝的文献可以一直上溯到汉代(公元前年):韩信将军想测量一下被围困的城市中心距离围城部队有多远,便命人制作风筝,待风筝放飞到城市中心上空时,再测量风筝线的长度。
因此,韩信被认为是风筝的发明者,他把这一方法应用于战事是极有可能的。中国古代文献指出,只是在几百年过后,风筝才成为供孩子们娱乐的玩具。
16世纪至18世纪,在法国及其他国家文学当中,涌现出一大批描绘空中旅行的小说。空中旅行在地球与其他星球,或在某一地区与另一神奇国度之间架起桥梁。
这类小说往往都带版画插图,有意思的是,虽然风筝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但在16世纪的法国,风筝却很少有人知道。
年,德马雷在巴黎发表了小说《阿丽亚娜》,著名画家亚伯拉罕·博斯为小说绘制了插图。
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囚犯梅兰特用床单做成一顶降落伞,成功地从监狱里逃了出去。那时候,确实出现过用这一方法从监狱里逃脱的案例。
赫里福德主教弗朗西斯·戈德温撰写了小说《月中人》,此书自年起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小说主人公是一个西班牙人,名叫多明哥·冈萨雷斯,他借助一架由十只天鹅牵引的机器,在圣赫勒拿岛首次飞行。后来他驾驶这架飞行器飞到了月球上,最终从中国返回故土。
在热气球发明之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有关航空的小说是《飞人在南方的发现》。小说描绘了一种全新的飞行器,它由一对翅膀和一把阳伞组成,这把阳伞并不是降落伞,而是一只弹簧翼,具有双向开合功能,书中多幅插图再现了作者的描述。
(本文节选自《人类飞翔史》)荐书
幅珍贵图片展现人类飞天梦
人类飞翔史
[法]夏尔?多尔菲斯亨利?布歇编著
袁俊生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古代有关飞行的传说讲起,介绍了人类航空史上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无动力飞行器阶段、有动力飞行器的试验阶段(—)、活塞式发动机及装备此类发动机的飞行器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阶段、大范围使用航空器的早期阶段(20世纪30年代)。书中收集了近幅自古以来飞行器的设计图纸、机型结构照片、飞行路线图、战争场景图、航空版画插图及人类航空史上重要人物的照片等,这些图片来自当时的书报杂志、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及私人藏品,其中有些甚至是当时空军摄影师拍摄的照片,极为珍贵。
往期精选
敬一丹深情思念:母亲是一种岁月
王鼎钧:我的乡愁带着感冒一样的温柔
麦家|人的一生,总是在寻找一种平衡向每一棵树,学习它的生存智慧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