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记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生活中的数学无锡市东林小学周劭炜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数学问题的存在,比如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会用到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上学途中会涉及到行程问题,买东西的时候又会运用到计算。要知道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当我们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有一次,我和爸爸去超市买水饺。超市里水饺的品种可多了,有猪肉馅的,也有牛肉馅的……而且价格也不同。我望着玲琅满目的水饺,不知如何选择。爸爸问我:“儿子,买哪一种呢?”因为我喜欢吃猪肉馅的,所以我就选了这一种。这时我又犯难了,因为猪肉馅的有22元一包的,有18元一包的,“到底买哪一种呢?”我心里暗自纳闷。这时爸爸看了一下两种包装的重量,分别是克和克。我忽然明白了过来,就仔细算了算:22元克,÷22=36.4(克);18元克,÷18=33.3(克);第一种1元可以买36.4克,第二种1元可以买33.3克,所以买克的更划算!我高兴的把我计算的方法告诉了爸爸,爸爸高兴的点了点头,夸我爱动脑筋。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们现在必须好好学习数学,打好基础。学懂了它的方法,我们就可以预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会让很多事情出错。反之,如果我们能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发现数学问题,买东西找钱打折时用数学方法算算,外出旅游时用数学方法排排行程。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内涵并举一反三,那么就能消除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感,更好的把数学学好。爬山中的数学无锡市东林小学施茹韵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爬惠山。惠山脚下的音乐广场上热闹非凡,“二泉民间艺术团”的爷爷奶奶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表演歌舞节目,我正要驻足观赏,爸爸却催促我说:“今天天气好,我们赶快爬到山顶观看,效果更好。”我连忙加快脚步,只用了10多分钟就爬到了头茅峰顶。我向山下俯视,那些老人们正在表演《小苹果》,由于我在学校刚学过《小苹果》舞蹈,所以一下子就看得入了迷。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跳得比唱得慢一拍,我心里很纳闷。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他们难道不知道跳得比唱得慢吗?那指挥还有什么用处呀?”爸爸笑着反问我:“那我们在山下看的时候,他们不是很协调吗?”我连连点头,说:“对啊,那你快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呀?”爸爸卖了一个关子,才慢悠悠地启发我说:“我记得前几天你的一道数学题目中,有个测量队测量大山之间的距离的方法是,站在一座山的山头对着另一座山大喊几个字,再根据听到这几个字的回音的时间来测算距离。”我顿时有所领悟:“对,是通过声音传播速度来测算的。难道是因为他们歌声的传播速度比我们看到他们舞蹈动作的速度慢吗?”爸爸高兴地夸奖我说:“真聪明,我们看到他们舞蹈动作的速度是光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听到他们歌声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山上看他们唱歌跳舞很不协调。你要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你可以查一下相关资料,然后计算一下,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了。”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光的速度是km/s,声音的速度是m/s。我们在头茅峰看到歌舞团的直线距离大约是m,计算出的结果是,我们听到的歌声比看到的舞蹈动作慢了2.94秒。我欣喜若狂,大声将计算结果告诉爸爸。爸爸说:“是的,你还会发现,在雷电天气,看到有闪电划过后,要有好几秒钟后才能听到雷声,也是这个道理。另外,最大的长度单位是‘光年’,人类看得最远的地方是亿光年之外,你再仔细琢磨琢磨。”看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还真多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理解生活中的“怪现象”!斯诺克中的数学东林小学华梓涵前不久,年世界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再传号外:带伤出战的“火箭”奥沙利文在第四轮比赛不仅以6-0的比分完封塞尔特,还在第六局中,轰出了他职业生涯的第13杆.看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一个问号:“”是怎么来的呢?按照我的想法,应该是15只红球各一分;黄色球2分;绿色球3分;棕色球4分;蓝色球5分;粉球6分;黑色球7分。那应该是2+3+4+5+6+7+1×15=42(分)。为什么是分呢?我带着这个疑问找到了球迷老爸。老爸笑眯眯地说:“斯诺克是怎么打的呢?”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打一个红球,再打一个彩球了。这么简单,每个斯诺克球迷都知道啊。”“斯诺克中分值最大的是不是7分的黑球呢?”老爸问。“那这样就应该是7+1=8(分),有15个红球,就应该15×8=(分)。”我说。老爸循循善诱地说:“把其他球加进去。”“哦,那就应该是+2+3+4+5+6+7=(分)。原来是这样!”老爸赞许地点点头,说:“就是这样。”以后,我看斯诺克比赛就更加入迷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