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简史拿破仑

北京医院治皮肤病 http://m.39.net/pf/a_6172010.html

书接上文。

-

公元年11月9日,拿破仑为求自保发动雾月政变,开始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

-

-

拿破仑的意思是荒野雄狮。

-

一般人们都认为独裁统治都是不好的,事实上拿破仑是民选的独裁者。

-

欧洲贵族都以当兵为己任,并不像中国贵族练习毛笔字。拿破仑家族世代为意大利贵族,后法国扩张将科西嘉岛占为己有,科西嘉岛归法国所有,拿破仑家族由意大利贵族转变为法国贵族。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仑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年10月19日拿破仑从布里埃纳军校毕业之后,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

因为法国历史上就射不过英国长弓手,所以法国(百年战争后期)非常注重炮兵的建设,大意就是射不过你我就用大炮轰你,此后的法国非常注重改良大炮的性能和战法。

-

拿破仑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军衔,年轻的他沉迷于各类书籍,包括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作品、战史著作、数学、应用物理学、建筑学等。时至今日,拿破仑都是人类历史上学识最为渊博的政治家,没有之一。

-

-

拿破仑的性格,率直粗暴,骄横跋扈,恣意妄为,并非善类。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岛,希望可以建立从法国独立,建立科西嘉王国,后失败。

-

公元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在革命党人处死路易十六以后,欧洲君主国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始进行疯狂进攻。公元年12月,年轻的少校拿破仑小试牛刀,统兵击败保王党势力和英军获得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在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

-

-

土伦战役(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保王党与反法同盟的联军在土伦开始登陆,并开始陆续补充士兵和物资,拿破仑作为粮草押运官被派往前线,经过土伦向当地驻军司令汇报工作,有意无意间看到了土伦的战况地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大意就是占领一个反法同盟不重视的制高点,然后集中火力攻击土伦港内的外国干涉军。此时干涉军共一万四千人,英军三千人、西班牙军五千人、那不勒斯的四千人以及皮埃蒙特的二千人,还有数量不明的法国保王党叛军。法国军队有四十余万,但由于都是民兵,指挥官缺乏战术素养且各自为战,导致战事一开始就陷入焦灼状态,伴随着外国干涉军的不断到来,战争开始向保王党倾斜。在拿破仑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后,被指挥土伦战役的司令官(卡尔托将军是画家)扣留,被任免为炮兵指挥官,接替刚刚被炸残疾的炮兵指挥官(马尔田)。拿破仑(少校)到任后发现炮兵形同虚设,士兵没有最基本的军事素养,既不会使用火炮,更不懂得修理和保养火炮,炮兵既无足够的火炮,也无足够的弹药,仅有几门破烂的野炮及臼炮。卡尔托将军没有受过炮兵训练,甚至对大炮的射程都不知道。

-

-

只不过这些问题对于大帝而言都不是问题,拿破仑在战场奥利乌尔修建了一所兵工厂,开始铸造大炮。此时的干涉军已经抢占了城堡、高地和军事防御设施,法军在炮战中占不到任何便宜,拿破仑的办法就是编柳条筐,然后装满石头、沙土,充当防御工事。拿破仑很快就搞到了近百门大炮,并在此后干涉军的进攻中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巴黎的当权者并不想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拿破仑,而此时土伦战役的指挥官都是平庸无能之辈,拿破仑在第三阶段的土伦战役中是作为预备队使用,当战争的残酷性使法国民兵失去勇气的时候,拿破仑将暴露在干涉军居高临下炮火下的炮台命名为无畏者炮台,拿破仑亲自带领预备队进入战场,并直接占领了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着手开始造防御工事,并迅速集中火炮,将干涉军联合舰队完全暴露法军火力之下。英国海军上将胡德勋爵还算是门清,不顾强烈的东南风,强令舰队扬帆起锚开溜。

-

-

在随后的战争中,拿破仑俘虏了奥哈拉将军,在十二年前奥哈拉将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拿破仑在战争中最为耀眼的不是他获得的名望和娴熟的炮兵指挥才能,而是他煽动士兵的能力,同样的士兵,在别人指挥下就是弱兵,在拿破仑那里就是勇士和战争狂热分子(沙文主义)。

-

根据杜戈梅将军的建议,年1月14日拿破仑被破格提升为炮兵准将,年仅24岁。杜戈梅将军(土伦战役指挥官)对拿破仑的评价:我简直无法用语言向你们形容波拿巴的功劳。他知识非常丰富,智力相当发达,性格相当坚定,但这还不能够使你们对这位非凡军官的优秀品质有个最起码的了解。

-

土伦战役使拿破仑迈出了成为大帝的第一步。

-

面对持续恶化的外部干涉战争,法兰西的军人从40万减少到20万,严重威胁到共和国的存在,热月政府发布了耸人听闻的30万人征兵令,激起民变(一说是保王党叛乱),拿破仑被要求镇压人民起义,拿破仑拒绝执行命令,被免职。年10月3日,保王党发动武装叛乱(这次是真的),热月党领袖保罗·巴拉斯重新起用拿破仑,拿破仑调来了大炮,用大炮轰击手持火枪打算恢复王道乐土的热心群众,拿破仑荣升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

-

若阿尚·缪拉与玛丽·阿农西亚德·卡罗琳·波拿巴结婚,成为拿破仑的妹夫。

-

热月党起用拿破仑只是不得已,他们对拿破仑与罗伯斯庇尔的关系还是忌讳莫深,于是很快拿破仑再次被贬,被派去当意大利方面军的司令。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拿破仑立即出兵意大利,连战连捷,奥地利只好将比利时(欧洲最富庶的地区,相当于法兰西的上海)割让给法国,意大利亦成为法国的附属国。

-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成为了法兰西的战神,但这更引起了热月政府的不满,这那里是拿破仑啊,这分明就是罗马时期的凯撒啊。热月政府任命拿破仑为埃及方面军总司令,以向印度进攻为由,让拿破仑远征埃及。拿破仑先破马耳他骑士团,再克亚历山大港,大胜几次大胜蒙古骑兵的马穆鲁克骑兵(世界最强)。

-

-

此时的热月政府倒行逆施,开罪四方,气数已尽。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是独裁者。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借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

-

拿破仑成为独裁者以后才终结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乱局,开始着手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这是政变当晚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都是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并做出最终确定,共进行了一百多次会议,基本上采纳了理性的原则。《拿破仑法典》在公元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今天都是世界通行的法律。《拿破仑法典》(大陆法系)是中国、德国、日本、西班牙、俄罗斯、亚非拉欧洲诸国立法的母版。

-

第二次反法同盟。公元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马伦哥之役大败奥地利军,第二次反法同盟失败。

-

公元年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相当于中国的加九锡,冕十旒,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

-

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

年,拿破仑在意大利由教宗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

-

第三次反法同盟。年12月2日,三皇会战爆发,法、俄、神圣罗马帝国在奥斯特利茨干了一仗,拿破仑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军,俄皇、奥皇狼狈逃走,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在拿破仑的逼迫下,公元年8月6日,弗兰西斯二世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拿破仑组建莱茵联邦,自己任莱茵联邦保护者,拿破仑事实占领德国。

-

-

第四次反法同盟。年,英国、俄国、普鲁士、萨克森、瑞典、西西里王国组成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宣战,法军全歼普军,拿破仑取得德国控制权,普鲁士被严重削弱,丧失了一半的土地和人口,还要承担巨额赔偿。拿破仑在割占普鲁士的土地上建立了民族国家华沙公国。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战役大败俄军,俄皇被迫割地求和。

-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封神,地球上已经没有人可以打败拿破仑,当然除了拿破仑自己。

-

因为英国背弃英法停战条约(拿破仑一方面主张和平,另外一方面则在积极扩建海军),年,法国联合欧洲大陆国家贸易禁运英国。但在执行大陆封锁禁运的同时,拿破仑本人有自身利益,法国有自身利益,拿破仑特批了很多特许贸易执照给法国贸易商,这些贸易商可以把英国的货物高价卖给大陆国家,引起了俄国等国家的不满。

-

-

公开与法国对抗的是葡萄牙,葡萄牙靠贸易立国,只能继续与英国保持贸易关系。年法国与西班牙签署的《枫丹白露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战后瓜分葡萄牙,于是西班牙开始入侵葡萄牙,从而开启半岛战争的序幕。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属于弱主,被军臣胁迫将王位传给儿子费迪南七世。而拿破仑却利用此事件,逼迫费迪南七世将西班牙王位赠与其兄约瑟夫·波拿巴(毫无必要),这引起了西班牙的保守派不满(主要是天主教势力反对),导致了西班牙内战的爆发。西班牙民族的抵抗异常顽强,为避免与西班牙人直接作战,法国人用几万发炮弹将城市夷为废墟。

-

-

第五次反法同盟。年初,奥地利、英格兰、西西里王国、撒丁王国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奥地利帝国偷袭法国在莱茵地区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法军在年4月19日~23日五战五捷,大败奥军。拿破仑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并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又一次割让土地。为避免法奥再战,年拿破仑决定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盟。

-

年5月22日,勇冠三军的让·拉纳被奥地利军队炮弹击中腿部,几天后因伤去世。

-

-

年末,法俄关系恶化,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执行大陆封锁政策,加之梅特涅忽悠,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67.5万大军进攻俄罗斯,俄罗斯奉行焦土政策,坚壁清野,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时,发现莫斯科已经化为灰烬,由于无法获得补给,加之俄罗斯的冬天滴水成冰,拿破仑撤回来时只有2万人,除了因病冻饿致死,还有20万人被俄军俘虏。

-

-

第六次反法同盟。年英格兰、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瑞典、萨丁尼亚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年6月21日,阿瑟-韦尔斯利在维多利亚打败了约瑟夫-波拿巴的军队。

-

莱比锡会战。年10月16日,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组成三十万联军与拿破仑临时凑齐十八万人的部队在莱比锡会战,此役拿破仑损失6万人,被俘2万人,联军损失5万人。年2月10日–14日,拿破仑组织六日会战,四战皆胜,但此时的联军多达50万人,而拿破仑只有临时拼凑的7万人。年3月30日,联军开进巴黎,拿破仑企图再次发动战争,只是可惜此时法国已经无兵可召。

-

年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根据《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皇帝的称号,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

-

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八。

-

路易十八回到巴黎,急于恢复贵族、教会的权利,立刻就要恢复法兰西的旧秩序,而贵族、教会的目标则更为疯狂,他们要报复那些共和派(即所有人),法兰西内战箭在弦上。维也纳会议上,诸国释放了法国战俘,这些人回到法国以后重组了法国陆军。

-

拿破仑立刻就嗅到了机会,年2月26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把胸膛亮给持枪的士兵,于是整个法国被颠覆了。

-

关于拿破仑发展之迅速,从法国报纸就可以看出。第一天的报到是科西嘉的怪物逃离厄尔巴岛,第二天的报到是叛国贼和人在戛纳登陆,第三天的报到是波拿巴将军占领格勒诺布尔,第四天的报到是拿破仑进入里昂,第五天的报到是昨天皇帝陛下收到枫丹白露的邀请,预计于3月30日抵达杜伊勒里宫。当然比拿破仑进展更为迅速的是路易十八,跑的比兔子还快。

-

第七次反法同盟。此时整个欧洲都团结起来了,联合起来要灭掉法兰西共和国这个怪物(当时欧洲大多是君主制)。英格兰、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汉诺威、拿骚、不伦瑞克、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撒丁王、两西西里王国、托斯卡纳、瑞士、还有路易十八的法兰西王国。

-

-

让·拉纳说:掷弹兵活过三十就是耻辱。此时拿破仑率领的早不是出征俄罗斯的那支军队,这些都是各战胜国释放的战俘,你想战俘是什么人?还有那些百战余生的将领,能活到现在肯定不是骁勇之辈。

-

此前拿破仑曾经秘密打造过庞大的舰队打算入侵英国,拿破仑又多次瓜分过奥地利的土地,由于此前没有彻底消灭普鲁士导致目前的普鲁士异常骁勇,还有拿破仑入侵过的西班牙、俄罗斯、葡萄牙。就剩下一个土耳其,拿破仑还曾经因为和俄罗斯媾和,出卖过土耳其。哈哈哈哈。

-

-

滑铁卢战役。此时拿破仑拼凑到12万法军(入寇俄罗斯时67.5万人),大炮门(此前拿破仑出征大炮至少门),英格兰、荷兰、汉诺威、不伦瑞克、拿骚的军队正在集结,普鲁士的军队正在赶来,奥地利、俄罗斯的军队还在路上,拿破仑的计划是先击破普鲁士军队,再击破英格兰军队,然后逐一击破奥地利与俄罗斯的军队。年6月16日滑铁卢战役开打,拿破仑率领本队会同普鲁士埃曼努尔·格鲁希元帅指挥的普军发起进攻,普军5万人损失1/3,于是普军战败离开战场,英荷军队被迫整体后撤。

-

-

普军撤离战场,拿破仑派元帅格鲁希追击。为了达到战役目的,拿破仑喜欢用蠢一点的将领,因为这些将领可以更加忠实的贯彻决策者的意图,但格鲁希真的是太蠢了。拿破仑命令他的骑兵追击普鲁士的步骑兵,格鲁希的骑兵没有追上(说是下雨影响追击速度),并丢失了目标,那你赶回战场啊(格鲁希说他还要追),滑铁卢决战的时候炮声震天响(将军们建议格鲁希元帅向拿破仑靠拢),格鲁希正在离滑铁卢不远的地方喝着牛奶吃着煎鸡蛋(这是他的早餐)说他还要继续追击普军,事实上此时普军已经出现在战场,所以村长高度怀疑格鲁希就是叛徒。

-

-

面对法军步骑兵的冲锋,英荷联军的战线多次出现崩溃的情况,好在威灵顿公爵早就留好了逃跑的后路。英国人靠近卫骑兵一次次的自杀式冲锋来稳定战线,此时意外发生了,英国的枪骑兵冲进了法军的炮兵阵地,导致法国人暂时失去了炮火支援。

-

同样是元帅,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就要胜任的多,他绕了一个圈又带着败军回来了,还带来了门火炮,正好赶上拿破仑进攻威灵顿公爵的军队,双方陷入焦灼状态,于是普军投入战斗,而格鲁希还在追布吕歇尔带领的普军,且越走越远(距离20公里)。

-

此时拿破仑采取守势寻找战机,或者等待吕歇尔的军队回援,而拿破仑选择了继续进攻英军(轻敌),以求在最后一刻突破英军防线。读过村长写的英国简史的都知道,英国人善战,并不容易击溃。此后的法军骑兵占领了英军炮兵阵地,但并没有破坏英军的火炮,导致阵地被英军夺回后又恢复了炮火射击。搞笑的是英荷联军的汉诺威骑兵团临阵脱逃,一路上还散布英军已经失败的消息。在击溃英军的最后一战中,内伊请求拿破仑派遣更多的军队给他,拿破仑予以拒绝(保守),拿破仑说他没有部队,其实拿破仑还有十五个团。威灵顿公爵及时补充了被内伊打开的缺口,此后拿破仑再想突破内伊打开的英军防线缺口(投机),但都没有成功,直接导致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此役,英荷联军死伤人,普军死伤人,法军死伤,法军还损失了门大炮。

-

-

有人说拿破仑是因为疾病的原因,在被流放的那11个月,饥餐露宿,几次差点被保王党刺杀,导致拿破仑患上了严重的身体疾病(拿破仑6年后死于胃癌),此时的拿破仑饱受疾病的折磨,痛苦不堪。也有人说拿破仑此时已经老了,46岁的他反应速度和判断力明显下降,在战争中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才导致的滑铁卢战役的失败。也有人说拿破仑就是靠不断神话拿破仑才战无不胜,当莱比锡战役失败后,神话破灭,元帅、将军、禁卫军都出现了动摇,诸位元帅的作战能力也下降迅速,一次次的反法战争使能征会战的将军客死他乡,剩下的都是些庸才。也有人说是士兵的问题,法军的作战能力直线下降,敢于冲锋的都被消耗在一次次反法战争中,导致最后剩下的都是胆小怕死之徒。有人说是参谋长的原因。苏尔特元帅(总参谋长)在6月17日晚上10点向格鲁希元帅派出一名传令兵传达追击的命令(还迷路了),拿破仑知道后斥责他,如果换作贝尔蒂埃(前总参谋长)的话肯定会派出名传令兵。贝尔蒂埃传达拿破仑的命令时会非常清楚,而苏尔特传达的命令,不要说当时,就是今天你都看不懂什么意思。

-

19世纪著名的军事学家约米尼将军认为拿破仑的法军在滑铁卢的败因主要有四点:1、普军援助的时机恰到好处。2、耐草的英军,事实上当时的英国正在与美国作战,英国对此次战役不报很大决心,威灵顿公爵甚至在布置撤退的路线。3、天气原因,泥泞的道路使法军的步兵、骑兵、炮兵都发挥失常。4、法军密集队形(新兵太多),导致大量被杀伤。

-

-

崇祯皇帝说:诸官误我。

-

拿破仑说:法国首相塔列朗是法奸,是波旁支持者潜伏于他身边,暗算出卖他。事实上拿破仑战争完全可以避免,塔列朗与英国签署《亚眠条约》,而拿破仑却在秘密扩充海军。塔列朗希望与梅特涅、俄国沙皇签订和平条约,巩固法国到手的革命成果,而拿破仑却予以拒绝。事实上,拿破仑战争与国际关系、国际秩序是对应的相对物。

-

拿破仑战争之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叫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建立的方式是拿破仑战争和维亚纳会议,维也纳体系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后续,而我们今天的雅尔塔体系是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后续,这些内容属于国际关系学。看懂了拿破仑的政治观点和拿破仑战争,你就看懂了出关学和国际关系学。

-

战后保皇党清算了拿破仑的追随者,内伊元帅被处决,参谋长苏尔特元帅和战争大臣达武元帅等30多人被处罚。

-

年10月16日拿破仑被流放至圣赫伦那岛。年5月5日,拿破仑因病去世。

-

-

我是谁?我是巴门尼德的驭手,驾驶着女神的马车一往如前。

-

↓-村长小号,你懂的。以后的推文将会大号与小号交替发表。为什么呢?我呵呵一笑。关心羊书的,可以在QQ群()群文件免费下载,记得在搜索栏输入:羊书。

-

-

-

天地不仁,外身而存。世界是我精神与意识的映射。回首,虚度年华有七,光萌荏苒,人生能有几个七年。抱卷沉思,得失几何。抱缺守残时有之,固步自封时有之,墨守成规时有之,只是好奇,一定之规何用之有?一个人在苦苦营造,打造自己的美丽新世界。意识必定是幻觉,幻觉势必依靠追随者而存在,对美丽新世界进行创造,就是我们在做的事。

-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羊村需要村长用生命、时间、精力去供应养份,时间与精力的消磨是痛苦的,我的精神就像风中花任意凋零,我的意志就像水中石被磨去棱角,忍受着痛苦之后并不是光明,而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行道难,行正道难,无数次我都想退缩,是无数的陌生人温暖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们互相搀扶、勉励前行。与凤同飞必是俊鸟,让我们携手共同面对年的苦难。

-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举杯致敬我们这个盛世,祝愿女神的火炬永不熄灭!

Parmenides

祝愿女神的火炬永不熄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ly/8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