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玻璃光影与色彩的捕手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90714/7302117.html

和我们一起看文明知中国走世界

■彩色拼花窗玻璃。波希米亚,15世纪末。无色透明玻璃,银染色,绘黑色珐琅彩。这块窗玻璃来自库特纳霍拉的圣芭芭拉教堂,图案是正在采矿的矿工。

捷克玻璃,无论是如梦似幻的波希米亚水晶玻璃那纯粹无瑕的玻璃界面、细腻精美的刻花和雕花纹样所组成的戏剧般的光与影,又或是比德迈式彩色玻璃如流动的远山、五彩的霞云般呈现出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绮丽色调,都分明透露出一个民族有关美的气质个性:敏感、细腻、纯洁而又神秘。

捷克玻璃

光影与色彩的捕手

编译/春平

供图/赵鸥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

波希米亚森林中晶与火的锤炼

捷克制造玻璃的历史可以向前追溯至很早。考古发现显示,公元前4世纪凯尔特人已在捷克留下不少玻璃制造的遗迹。也正是在凯尔特人中的一支博伊人(Bois)成为此地的主要居民时,罗马人将此地的国家命名为Boiohaemum,意思是“博伊人的家园”,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波希米亚”(Bohemia)。今天的捷克正是由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三个部分组成。大约在5~6世纪,斯拉夫人西迁来到捷克,年斯拉夫部落联盟萨摩公国形成,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王国。早期的斯拉夫人并不生产玻璃,但他们喜欢将玻璃珠作为装饰品。

当代捷克玻璃制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哥特时代,大约在13世纪与14世纪之交,第一家玻璃作坊建立于波希米亚王国边缘未开发的森林地带,因那里有充足的制作玻璃的能源和原料——波希米亚盆地富有沙土和森林,而它本身又拥有位于欧洲中部的独特地理位置,这些都是玻璃制造不可或缺的优越条件。

■玻璃吹制场景。

中世纪的波希米亚玻璃与威尼斯的碳酸玻璃不同,更多属于钾玻璃的变种,也即在生产过程中用钾碱替代苏打作为助溶剂。生产出的玻璃几乎是无色的,但因沙中含有铁的杂质而呈现出些微的淡黄色、棕色、绿色,也被称为森林玻璃(forestglass)。

玻璃窗是当时玻璃生产的主流产品。特别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当时的波希米亚国王查尔斯四世(~)当政时期,波希米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中心。布拉格作为整个帝国的首都,在查尔斯的敦促下兴建成欧洲最美丽富庶的城市之一,新建的宫殿、城堡、教堂、塔楼拔地而起,它们都急需彩色玻璃窗作为美丽的点缀,而教堂玻璃花窗上绘制的宗教故事还兼具宗教教化的功能。为此,整个欧洲都有工匠来到波希米亚,玻璃工匠们获得自由手工业者的身份,皇帝鲁道夫二世更是在皇宫中专门设立玻璃工匠一职。

在生产玻璃窗的间隙,玻璃吹制工匠也会为自己的家里制作玻璃容器,玻璃作坊主因此锻炼了技工们的技巧。

■啤酒杯,绘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选帝侯形象;波希米亚,年;淡绿色玻璃,珐琅彩绘。这件啤酒杯上所绘的题材常见于中欧文艺复兴玻璃器上,颇受欢迎,其灵感来自哈特曼·舍德尔所著的《纽伦堡编年史》。绘有这一题材及其他类似题材(皇家雄鹰或马背上的选帝侯等)的酒杯,宣扬并象征着中欧各国的统一,也表达了酒杯使用者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忠诚。

波希米亚水晶:智慧的结晶

16世纪,威尼斯成为欧洲玻璃生产的中心,所生产的玻璃质量最好、品质最高,直接影响了欧洲其他地区的玻璃生产,包括波希米亚。当时波希米亚玻璃工匠很希望能了解威尼斯玻璃的制作工艺,并仿制威尼斯玻璃的样式,但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使用的玻璃原料比较坚硬,当他们想在上面进行复杂的塑形或刻画图案时,玻璃已经硬结。其原因在于,威尼斯人使用苏打做助溶剂,苏打可从海藻中提取,同时也存在于近东一些地方特有植物的灰烬中,或是从石膏中提取,这种钠钙玻璃通常“软”而“长”,即冷却的速度慢,因此可加工的时间更长、更易操作;而波希米亚人使用的助溶剂通常是碳酸钾,碳酸钾一般可从树木灰烬中获得,尤其是山毛榉树和其他种类的落叶树木,这种钾钙玻璃“硬”而“短”。威尼斯人可以轻易地从西班牙或近东地区获得苏打,这对不产苏打、又身处中欧的波希米亚人却并非易事。

■带盖子的糖缸,嵌莫扎特肖像;北波希米亚,诺伊维尔特,约年;无色透明玻璃,嵌瓷,刻花。晶莹纯净,华贵中不失灵动。

波希米亚玻璃工匠并未气馁,他们因地制宜,依靠自己的智慧,通过改进工艺而非改变原料组成来促成了更为透亮、坚硬的水晶玻璃的最终发明:一方面改进玻璃熔炉结构和提升炉火效率,更加小心地打磨燧石,选择最好的石灰石,并通过过滤灰烬获得更加纯正的碳酸钾;他们还通过充分搅动炉膛,去除杂质,学会了为玻璃液去除杂色和染色。这一系列不断改进的结果,波希米亚玻璃工匠最初得到白垩玻璃,最终获得了水晶玻璃。为了与威尼斯的钠钙水晶相区别,人们也把波希米亚水晶称为钾钙水晶。

■带盖子的高脚酒杯;波希米亚,约年;无色透明玻璃,嵌螺旋形红宝石和金色玻璃丝,刻花和雕花。年至年间,波希米亚玻璃器的装饰风格变为贝朗式,这种风格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御用设计师让·贝朗(~)创造的,其特点为使用带状纹样、阿拉伯式蔓藤纹以及怪诞元素。

在这种透明的玻璃中,工匠们可以模仿威尼斯玻璃嵌入彩色玻璃条,但受限于基础材料易硬化的特性,他们无法做出细腻完美的威尼斯“嵌网玻璃”或是更复杂的样式。工匠们便在玻璃器形和玻璃装饰上另辟蹊径:或是在较为简单的器形上做些夸张的处理,如在钟形的底座上安放圆柱形和圆锥形杯身;或是在玻璃表面做钻石点刻,用乳香胶彩、清漆、油彩进行绘画。

■饰有贝壳贴花的甜食碗;南波希米亚,新赫拉迪(格拉岑),~;水晶玻璃,热成形,雕花。这件甜食碗底足略呈拱形,高脚由上部的三个节突和下部类似栏杆立柱的结构组成。碗身不对称,饰有贝壳贴花,贝壳中镶嵌珠子。碗身表面雕刻花朵等纹饰。

浓重与繁复:

波希米亚水晶玻璃的黄金时代

波希米亚水晶玻璃对于装饰纹样的倚重,很快就与巴洛克时代的炫耀性美学不谋而合,17世纪波希米亚水晶玻璃随之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巴洛克美学要求建筑、绘画、雕塑,甚至是手工艺品都要表现出繁复奢华的特点,玻璃器具也被要求采取新的形式和装饰方法。波希米亚玻璃工匠们因此创造了有盖子的大圆锥形杯子、细长笛形高脚杯、矮宽足大口杯、茶壶和香水瓶。这些玻璃的表面都装饰有雕花(engraving)和描金彩绘(goldpainting),通常描绘的是狩猎场景、统治者肖像和圣人画像。彩色的珐琅装饰不如先前流行,但有的地区的工匠用黑珐琅作画(blackpigment),这批玻璃作品成为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玻璃的顶峰之作。而描绘有宗教或圣人题材的金箔或银箔雕花的双层玻璃,是波希米亚的另一种独具特色的玻璃制品,尽管广受欢迎,却产量稀少。大部分的制品集中在个人使用的杯子、高脚杯、奢华的纪念品和礼品。

■中国风玻璃板画;东波希米亚,库恩斯塔特,丹尼尔和伊格纳茨·普莱斯勒工坊出品,约~年;乳白玻璃,黑色画珐琅,鎏金木框。这件玻璃板画,为瓷板画仿品,上绘远东式房屋、飞翔的仙鹤、低矮假山石和中国人。这种中国风题材过去也称“印度纹样”,其灵感最初来自约翰·尼霍夫极受欢迎的游记。

到了年,欧洲的玻璃市场上已无与波希米亚玻璃一争高下者。它那曾经强大的对手威尼斯玻璃制造甚至受此打击而衰退到如此地步:年,意大利著名的玻璃生产中心慕拉诺(Murano)岛原有的25家玻璃作坊只剩下4家仍在维持生产;威尼斯共和国政府为此禁止进口和销售外国玻璃,并将波希米亚玻璃工匠引入意大利。曾经不可一世的老师如今成为了学徒,“波希米亚森林”玻璃作坊成为了威尼斯工匠的学校。

■一套咖啡用具(不全);北波希米亚,诺伊韦尔特,约~年;乳白玻璃,珐琅彩绘,鎏金。

是什么让波希米亚水晶玻璃拥有如此深湛的吸引力?首先当然是它如水晶般纯洁透亮的质地。波希米亚水晶玻璃第一次将玻璃提纯到令人迷醉的程度,它捕获光线,继而引导光线在若有似无的介质上流动,仿若一个神秘的引人探望的磁场,它将玻璃最迷人的冲突本质展露无疑——坚硬却又脆弱,存在却又无法琢磨;再就是以刻花、雕花、彩绘装饰的绚烂外表,精致华美,营造出故事的氛围,如一台小小的戏剧,令人百看不厌,继而浮想联翩。

波希米亚水晶玻璃最初的影响及于德国,特别是18世纪早期的纽伦堡;随后,波希米亚水晶玻璃艺术传播到中欧、西欧各国,英法玻璃厂大都采用波希米亚的钾钙和钾钠钙成分生产玻璃。

■饰有雅各布·哈珀格家人形象的酒杯;北波希米亚,由一家位于哈拉赫领地的工坊装饰;约~年;双层无色透明玻璃,刻花,金箔雕花。虽然我们不知道雅各布·哈珀格为何人,却可以根据铭文知道,这件酒杯上描绘了中产阶级的家庭场景——庆祝哈珀格的一位家庭成员的重要时刻,很可能是其妻罗莎莉的生日。

纤巧与东方色彩:洛可可和古典时期

18世纪中期,当炫耀性的巴洛克风格让位于更为纤巧的洛可可风格,敏锐的玻璃工匠也随之调整了自己的趣味风向。对于中国瓷器的兴趣,也影响了玻璃样式和装饰的变化,波希米亚玻璃工匠发明出拥有瓷器质地的乳玻璃(milkglass)。这不仅仅发生在波希米亚,也发生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地。

■玻璃作坊中工匠们正在进行玻璃彩绘。

在波希米亚,著名的有诺伊维尔特(NovySvet)的哈拉(harrach)玻璃作坊,这家作坊在年后独立生产玻璃,并全部制作乳玻璃。这些玻璃制品通常使用瓷珐琅,以洛可可风格描绘狩猎和乡村爱情场景,另一常见的主题是圣经题材、道德寓言以及四时风景、花草等图案。

除了传统的玻璃制品,年波希米亚还出现了生产玻璃物件的作坊;在玻璃反面作画的传统也在年的波希米亚森林作坊发轫,并传播到波希米亚的其他地方,画中的主题包括耶稣和玛利亚的画像,以及圣经和圣人主题。年时,波希米亚地区已经有超过70家的玻璃作坊。

■位于捷克西吉安特山脉的玻璃工厂一景,年。

彩色玻璃:浪漫的情趣

拿破仑战争(~)切断了西欧和南欧的联系,也影响了波希米亚玻璃的海外市场。在此机遇之下,英国发明的钻石切割法(diamond-cut)铅玻璃遂逐渐在西欧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并呼应了帝政时代的风格表达。北波希米亚的玻璃制造者们也使用此种新方法制作玻璃,用于组合成玻璃枝形吊灯,仅在年,所生产用于制作枝形吊灯的玻璃珠就数以百万计。

但波希米亚的玻璃工匠很快意识到,靠模仿竞争者的生产方式并不能追回他们已经失去的市场,所以拿破仑战争一结束,他们便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他们发现,带有比德迈式(艺术上一种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过渡时期风格,即年至年在德国、奥地利地区盛行的艺术,一种克制的浪漫主义风格)风格的彩色玻璃很受欢迎,便立刻投入这种新风格的玻璃制造。这种玻璃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绚烂的色彩和如凝脂般的质地,既有黑曜石般令人沉醉的黑色亚立斯玻璃,又有流光溢彩的宝石玻璃,还有具有天然石头质感的玛瑙玻璃,无不令人眼花缭乱。刻磨和图案极为繁复的雕花、在透明色釉上作画仍为玻璃加工装饰的主流。

■滗水器和水杯;北波希米亚,诺伊维尔特,约年;无色透明玻璃,表层套珐琅,里层套桃红色玻璃,刻花,描金并画珐琅彩。

比德迈时期在玻璃制造方面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在玻璃上嵌套瓷像。继法国和英国掌握该工艺几年以后,即在19世纪20年代早期,波希米亚的诺伊特维尔的玻璃厂也掌握了这一复杂工艺。嵌瓷纹样有的是同时代或历史上的名人肖像,如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和圣徒等,有的是花卉纹饰,还有的是纹章符号,不一而足。

19世纪下半叶,西欧特别是英国致力于制作工艺美学水平的改革运动,该运动也转而向历史风格寻求灵感。一些波希米亚雕刻师来到不列颠群岛定居下来,并对引进新的玻璃装饰方法的传播起到极为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发明了玻璃压制成型的新技术,欧洲的法国和英国采用了该种技术,但由于拥有相对便宜而又质量可靠的手工制作,该工艺并未在19世纪末被捷克采用。

■阿尔弗雷德·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圆形胸像;北波希米亚,诺伊韦尔特,19世纪40年代,很可能由弗兰季谢克矿泉镇的多米尼克·比曼于年雕刻;无色透明玻璃,刻画,雕花。多米尼克·比曼(~)出生于克尔科诺谢山脉的诺伊维尔特,是比德迈时期欧洲玻璃雕刻大师,尤以雕刻人像著称。

捷克当代玻璃艺术:抽象之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艺美术活动逐渐发展演变成多种多样的艺术运动,新艺术主义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全新风格。在玻璃生产领域,新艺术主义带来的影响是将远东艺术中所蕴含的创作灵感和欧洲玻璃器制作工艺中的传统精华相结合。有机世界的形态和结构,也是玻璃器工匠们着力展现的内容之一,他们通常以职业设计师的玻璃器模具为基础,再对器形进行二次加工,最终呈现出各种有机形态。法国在此领域是佼佼者,波希米亚的玻璃工匠追随法国玻璃器的制作风范,很快也赢得了自己的艺术成就。

年,生于美国的哈维·利特尔顿开创性地发起了玻璃艺术史上著名的工作室玻璃运动,明确将玻璃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媒介。玻璃从此得以脱离手工作坊和工厂,进入艺术家的工作室,成为艺术家青睐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介质。这股潮流遍及欧美各国。

■中国风甜点盘;南波希米亚,耶奇科沃乌多利,~年,黑色亚立斯玻璃,刻花,描金。黑色亚立斯不透明玻璃类似抛光后的黑曜石。伊日·弗兰蒂谢克·冯·布奎伯爵(布鲁塞尔~布拉格)在南波希米亚拥有以新赫拉迪为中心的一大块领地,亚立斯玻璃的研发就归功于他。

玻璃工作室运动一开始集中于吹制玻璃,后来则逐渐发展到窑制技术占据主流。窑制技术当中,捷克现代铸造玻璃的艺术家展开了具有抽象风格的艺术实验,再一次将捷克玻璃制造带入世界舞台,引起世界各地艺术家的瞩目。这些作品尺幅巨大却又美丽至极,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艺术家可望而不可及。在深厚的波希米亚玻璃制造传统的滋养下,捷克玻璃再次大放异彩。

■绘有布拉格城堡和小镇莱塞(布拉格小城)的大酒杯;波希米亚,19世纪第二个25年;无色透明玻璃,刻花,透明色料彩绘,描金。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年11期

冰情雪韵璀璨华夏

中国冰雪文化集体育、艺术、游乐为一体,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民族特色,不断地创新与发展,让寒冬充满了无尽活力。

《唐顿庄园》中的服饰文化在传统的坚守与告别中,《唐顿庄园》中那精美华丽、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引发了全世界观者对于英国最后贵族的古典想象和痴迷向往。

版权声明

《文明》杂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sc/8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