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几十年相比,现代传媒的蓬勃发达给了人们更多的资本,来试图了解每一个感兴趣的事物。但是快捷的搜索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反馈,碎片化的解读给了人们描摹乃至还原部分真相的便宜,但同时却又横生出了太多凉薄的偏见和恶意的揣测。
台球“四大恶人”,这是近来各大论坛贴吧的一个热搜词,很难想像这个看起来有点血腥的字眼儿会加诸于赛场上全力拼搏的球员们,那些曾经掀起中式八球改革的台球精英们,不知,他们在过往的岁月里,究竟承受了多少妖魔化的批评?
刘勇、杨帆、王岩、吴浩,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这四个人为什么会被如此称呼,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得罪了谁?!如果说是因为比赛中战术的应用,那么杨帆和王岩又何故躺枪?如果说是因为气场太过强大遭人妒忌,那一直甚是低调的王岩又何故上榜?是因为台球圈厌弃“王者归来”的论调吗!还是因为什么?!
譬如说,他们的战术一成不变并过于注重防守吗?
人们批评刘勇,批评吴浩太过依赖于防守,以至于在任何比赛中都无法做出调整,甚至会在比赛中耍一些小聪明。但是我看了很多很多他们的比赛,不得不为他们辩护:他们之前也很倾向于进攻,之后才逐渐稳固成了比较多的防守套路,同时他们也会根据比赛变化经常做出进攻和防守的调整,绝非舆论所批评的那样“冥顽不灵”。
以“火箭”奥沙利文的话来说:“运用什么样的战术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问题在于,找到攻防之间的平衡。”刘勇说,我真的不知道球迷是怎么想的,我们只是打球比较聪明而已,是真正的在用脑子打球,怎么就成了恶人?
是的!人云亦云地去评价他们,擅长调教华丽防守却不懂进攻,是很轻易但又不负责任的。实际上像他们这样被迫打着“崇尚防守,爱耍小聪明”的标签却能够做到赛季不败,这本身就足以发人深省。如果没有进攻而是一味的防守又何来赢得比赛呢!
当然,并非每一个球迷都是精通业务的行家,但是吊诡之处正在于,业余的观点在不停地批评专业的决断,而后者却连像样的辩解机会都没有。
做蟒蛇就注定被人砍杀吗?
如果有谁只是因为杨帆在赛场上的表现,就以为他“小人得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也一度曾经以为,杨帆太过张狂,这个人真他娘的没素质!可是后来,我知道我错了,骨子里天性的基因怎么可能说改就改。你又让他如何掩藏?又如何能真正地掩藏血管里急速流动的血?
从观赏性到技战术,杨帆在过去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其实是有目共睹的,经历了之前种种舆论的谴责,如今又被冠以这样的恶名,这是不是太过于不合理,而问题是,不合理的背后又是什么?
是不是我们太过于苛责,以至于我们忘了观看比赛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一味的找茬吗?还是像麦兜一样一年四季天的找穿帮呢?
低谷太长是恶还是成绩回升是恶?
相比于小时候看电视剧恶人谷里的“十大恶人”我真的看不出王岩“恶”在了哪里?是长的恶吗?还是行为恶?而且,他打球并不“聪明”,他在赛场上也从不张扬,他的“恶”又是从何而来呢?
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他的低谷期太过漫长,亦或是他本不应重新走进球迷视线!除了缺乏运气的眷顾,没能拼下一座冠军奖杯,过去几年的王岩一直在努力。对自己所处的尴尬现状,王岩洞若观火。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所以,当他真正的放下的时候,他毅然抛弃了堕落,选择了回归。
局外人总认为是他的动作的调整拖累了他进取的步伐,媒体要为所有的失利寻根探源,舆论要给失败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寻找发泄的出口,只是他们都没有认清事情的本质,长期低谷的王岩在拥趸心理上撕裂出巨大反差,一切源于心态,这在感性上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我心本善”这是王岩面对自己的“恶人”之名说出的唯一一句话,他很淡然,没有辩解,也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试问,这样一个人是怎样成为“恶人”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