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6一出,奔驰不服,5系压力大这些

原创作品

文:陈厚泽

总第期

?按照以往惯例,原本这篇文章是在2月初就应该与大家分享的,因为各种原因,延迟至今。但作为每月复盘的文章,我们也不想因为时间晚了就空档。虽然谈不上时效性,但我们还是希望将1月份上市的新车进行梳理,然后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凯迪拉克CT6

1月最重磅,最有看点的新车,凯迪拉克CT6。价格,28T:43.99~61.99万元;40T:59.99~81.88万元。

其实我认为这个价格定得很实在,不难看出车系中各个配置的价格几乎都是瞄准了宝马5系Li来制定的,尤其是走量的那几款中低配28T车型,假想敌非常明确。但不少网友还是纠结于CT6的定位,在海外,CT6对标的是标准轴距版7系,也就是定位介于5Li和7Li之间,只是国内并没有标准轴距7系。我倒是觉得不必过于纠结于定位,何不多关心一些技术上的细节?

轻量化,CT6采用了一种内部类似蜂巢式结构的纵梁,且运用了大量铝材,尽管听起来并不像宝马7系的CarbonCore那般高B格,但是不看广告看疗效,CT6入门车型的整备质量为kg,相比同排量但车身稍小的宝马5系Li轻了近kg,而40T车型的整备质量为kg,你会说这个数字比Li重了几十公斤,但是CTT车型标配了四轮驱动系统,标配了后轮转向系统,而且这个后轮转向幅度之大,让人看起来还误以为是后轮被撞了。28T的动力大家也已经熟悉,接近匹马力,而且凯迪拉克这具2.0T的运转质感在众多主流2.0T发动机里算是非常优秀的。而40T车型搭载的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更是能输出匹马力,而且这具V6还具备变缸功能,印象中这是目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可变缸的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技术亮点很多,但消费者未必买账,因为我已经到凯迪拉克4S店摸了摸CT6,围观群众表示这车的空间不如5系,所以后排空间似乎成为了CT6的痛穴。但我个人认为空间不是大问题,我是对CT6的做工持保留意见,门把手缝隙的两边竟然有1mm左右的落差,车内的一些按键阻尼手感也略单薄。按理说上汽通用的做工一向令人满意,总比什么长安福特马自达之类的要靠谱得多,但在这款顶配超过80万的凯迪拉克上,却又暴露了美系车不羁的天性,当然,这一评价是基于CT6的级别和价格来说的,这样的定位有理由要求更多。但CT6的豪华感还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外观内饰设计,我认为ABB啥的都可以暂时靠边站了吧。不过奔驰表示不服,请往下看。

奔驰E级

万众瞩目的奔驰E级W顶着星徽光环呱呱坠地,有了先前的S级和C级作为一个预告,E级的设计风格自然是顺着家族潮流走了,而且走得很彻底。

相比之下我认为E级更像C级,而不是S级。这可能会让新E的车主不太高兴。乍一看你可能还真的分辨不出这是E级还是C级,好在奔驰在腰线上还是给了E级比较大的辨识度。头灯尾灯的轮廓相比C级也稍微耷拉下来一些。“四眼”在W中期改款后已经淡化了,在W上则更难找到这个E级曾经的专属设计了,头灯组内部以LED灯带分隔开,但已经没有多少四眼的意思了。

车厢内部,就像我们之前预告时说的,一半是C一半是S,难不成还能在屏幕里打CS?C和S双拼的结果就是,让不少人更爱奔驰了,尤其是对比老对手宝马5系的内饰。可E级依然不完美,在北美车展对新E级进行过静态体验的相关媒体都异口同声地说,E级的后座有着类似C级的硬伤——座垫太短。我说奔驰啊,这是E级,你好歹重视一下后排吧?现在也就只好寄望于E级长轴距版能够善莫大焉了。

新E级很快就会在北京奔驰国产上市了,这个时候宝马5系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晚期,同时面对着E级这个“内忧”和CT6那个“外患”,5系压力必然不小吧。

奥迪A6L

不好意思,奥迪也要来凑凑热闹,搞一搞5系。中期改款的A6L终于在中国市场上市了,这次的改变不小,主要来自动力系统。

新车取消了2.0T和2.8LV6车型,TFSI车型以1.8T代替原来的2.0T,而2.8LV6的35FSI车型由于不怎么有人问津,所以也被取消了。从测试数据来看,第三代EA的1.8T性能确实不赖,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听起来比改款前2.0T+CVT要强一些。只是,日后媒体老师们做2.0T的C级车横评时,奥迪方面只能派出1.8T迎战了,奥迪可别抱怨不公平啊,是你自己不推出2.0T的。

作为灯具厂,中期改款的奥迪必然要改改灯具啊,还伴随着保险杠的修改,侧裙也更突出了些,配合熏黑的尾灯,A6L突然变得运动了起来,商务气息弱化了不少。

在年全年的销量中,A6L与宝马5系Li的销量咬的很紧,是5系Li最显而易见的对手,今年会有越来越多好产品出现在这个级别的较量中,二位保重啊。

英菲尼迪Q60

披着一袭红衣,但放心她不是大炮,Q60虽然基于Q50打造而来,但并非简单粗暴地去掉两个后门那么直接。现在的厂商都有意宣称两门跑车与四门轿车之间的差异,比如宝马3系和4系、雷克萨斯IS和RC。英菲尼迪也同样如此,从车系命名上就给Q50和Q60作出了一定的区分。

在去年12月的预告中说到的英菲尼迪自产3.0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非常引人瞩目,除此之外,Q60还搭载了英菲尼迪的第二代DAS线控转向系统。自从第一代DAS被不少人批评过很虚假之后,英菲尼迪就把第二代的升级重心放在了操纵手感上,使得你在开车的时候不再那么像是在玩电子游戏。实际感受如何,还是要等实车出来体验过才知道。当然了,来自奔驰的2.0t发动机也不会缺席,全系配备的都是传统的7AT变速箱。

Q60的造型很柔美,线条潇洒,虽然眼神很凶狠,但我认为这车还真是很适合女性朋友选择。以后引入中国市场的起售价我都替英菲尼迪想好了,48.8万元起,因为宝马4系Coupe和雷克萨斯RCt也都是这个价起售。好基友一起走嘛。

雷克萨斯LC

另一款来自日系的双门跑车,雷克萨斯LC。其实雷克萨斯车系的命名看似没啥规律,其实还是有的,第二个字母表示的是车身结构,比如S就是轿车,C是跑车,X是SUV,而第一个字母如果是L,就意味着这是旗舰了,LC自然是雷克萨斯的旗舰跑车。

雷克萨斯近年来很热衷于把很可观的概念车,不作什么大改动就直接量产了,比如NX,尽管我觉得那款车出来的视觉效果并不算好。但LC可真是绝,一开始我还真以为这又是雷克萨斯的另一款概念车。

LC只有一套动力系统——LC,搭载5.0LV8自然吸气发动机,嗯,听起来排量税就不少。匹马力,N·m的峰值扭矩,这两个数字加起来竟然恰好是0,不知是雷克萨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呢。LC更大的亮点是搭载了10AT变速箱。想当年8AT也正是雷克萨斯LS最先吃的螃蟹,这次10AT也是率先出现在雷克萨斯身上。

LC还会有一款混合动力车型,预计会采用3.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组合,但目前仍未有更多消息。其实LC感觉并不是一款很“跑”的跑车,而是一款豪华跑车,雷克萨斯的跑车也大多是这样的调性。

保时捷Boxster

保时捷的入门级跑车Boxster/Cayman都将进行更名,在原命名前面增加这个数字。不了解保时捷历史的朋友们也许不清楚的来历,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保时捷就有一款用来征战耐力赛赛事赛车,这款赛车当时采用的就是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意识到一些东西,没错,Boxster和Cayman都将换装四缸发动机。不带S的版本以2.0T代替2.7L,峰值马力匹,峰值扭矩N·m。带S的版本以2.5T替代3.4L,数据分别是匹和N·m。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提升了1秒和0.8秒,达到4.7秒和4.2秒。

当然了,既然是改款,外观也得修改,只是我觉得这外观改得有那么点为了改而改,不如之前好看。

福特Fusion(蒙迪欧)

福特在北美车展上发布了中期改款的Fusion,对应的就是国内的蒙迪欧。外观的改变见仁见智,我是觉得现款蒙迪欧更有力量感。内饰方面,福特把金牛座上的那个旋钮换挡座复制到了Fusion里,使用起来还是挺便捷的,而且节省了不少中控台的空间。

动力方面,福特也把金牛座的那具蛮横的2.7T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搬到了Fusion身上,只是不晓得未来中规蒙迪欧跟进改款时会不会也这么做。

林肯Continental

还记得林肯前几个月发布的那款ContinentalConcept吗?现在,林肯把它量产了,几乎没作出什么大改动。原本概念车就非常迷人,而量产版的Continental更是魅力不减。

Continental可以说是林肯当今的旗舰,象征着林肯的品牌精神以及品牌形象,可以见到车身多处都弥漫着庄重的气息。前脸值得一说,无论是进气隔栅,还是灯腔内部的细节设计,都在突出林肯的车标形状,尽管会有那么些人吐槽这个进气格栅对于密集恐惧症患者来说是一剂毒药。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注意一下门把手的位置。而内饰,我对那套30向调节的座椅很感兴趣……

说起Continental的历史还真是悠久,实际上车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年,而上一代的Continental,也已经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林肯这次宣布Continental的回归,是否意味着这个品牌要走向复兴了呢?

上汽大众帕萨特

眼看着一汽-大众的迈腾B8就要来了,大众却只对美版Passat进行了中期改款,而上汽大众帕萨特正是基于美版帕萨特而来的,你说上海大众能不急吗?尽管旗下还有斯柯达品牌的速派作为MQB“没区别”平台的新兵出战,但上海大众自己也深知,斯柯达的品牌力不比大众,速派始终无法扛起销量大旗,所以赶紧跟进了帕萨特的中期改款。

既然是中期改款,那么也就意味着无缘MQB平台了,但除了“平台”,上汽大众把能用的都用上了,新款的发动机、新款的变速箱,看起来,似乎真的是没区别了。但是帕萨特比相近配置的速派普遍贵了1万多,可见大众品牌的溢价还是值得探讨的。

外观的变化仍是中期改款的套路,头灯看上去像是戴上了银框眼镜,有点潮。但恕我直言,改款后的帕萨特前脸实在是太像改款后的选装了氙气大灯的朗逸了……内饰的改变也不小,虽然你会说所有大众的内饰都是一样的,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搭配营造出不完全一样的风格。对于大众这样的大品牌来说,中期改款不马虎是应有的美德。

东风本田艾力绅

上一代艾力绅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车型,大家都说艾力绅的规格比奥德赛高,行使品质比奥德赛好,内部的档次感也是奥德赛比不上的。可就是卖不出去啊,换代看似迫在眉睫。

在年广州车展上,东风本田就发布了新艾力绅,然而看了第一眼,你就会发现这车的形状轮廓很像奥德赛,尤其是车体部分。确实,这次东风本田学精了,直接拿来奥德赛,做一次厂家版的改装。当然,主要特点还是会参照上一代艾力绅,比如面积很大的头尾灯、倒梯形的门把手等。车厢内部的座椅填充物也比奥德赛更高级,更气派一些。

只是拿来的奥德赛,先天就存在行驶质感以及隔音差的不足,这方面令人担心,艾力绅会不会把这些缺点也延续下去。好在东本明白艾力绅的优势在哪,自然不会丢掉这些优势。尽管采用的是和奥德赛一样的非独立后悬挂,但艾力绅的行驶质感比奥德赛完善得多,隔音也要好不少。这很重要,有多重?顶配的艾力绅比顶配的奥德赛重64kg,虽然只是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数字,但对于两款孪生车来说,差距是够明显的,可见东本还是做了不少功课。至于销量能否赶上奥德赛,这个还真不好说。

大众蔚揽

你可能会对蔚揽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就是PassatB8旅行版。嘿,广州车展那会儿不是说这车叫辉驭嘛,怎么就突然又改名了呢?据说是“辉驭”这名字被人抢先注册了,其实,用回原来的迈腾旅行版有啥不好?

目前大众暂时只公布了蔚揽一款车型的售价,为TSI舒行版,售29.98万元,但这并不是最低配车型。采用的是1.4TSI发动机,降低了车系门槛,对于这个价格,我觉得倒不是不可接受的。舒行版车型看起来就比我们曾经在广州车展上看到的那辆带有R-Line套件的实车要low不少,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到时候2.0T的带R-Line套件的车型会卖多少钱。

雪佛兰科鲁兹掀背版

前段时间我们说过北美版的科鲁兹,这次的北美车展上,雪佛兰也带来了掀背版科鲁兹,阳光帅气小青年。

现款的科鲁兹掀背版在国内销量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属于上一代车型,而掀背版推出不久之后,三厢版就迎来了换代,所以时机很尴尬。不清楚新款科鲁兹掀背版还会不会引入到中国市场,我希望在三厢版跟进海外版本改款时,上汽通用也能带来这款非常帅的掀背版。

起亚Forte(K3)

在北美车展上,起亚发布了中期改款的Forte/Forte5,在国内对应的车型就是K3/K3S,整体改动主要集中在前脸,采用了一种更扁平的设计语言,我认为这反倒是显得没那么有特点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国内版的K3/K3S也会跟进这次改款,并且可能会新增1.6T及7速双离合的动力选择。

2月新车瞭望

东风悦达起亚KX5

由于2月份有新年假期,所以每年的2月基本都是车市最安静的时候。新车发布和上市的频率都会是全年里最低的,看来看去似乎这个月只有东风悦达起亚的KX5会在2月20日上市。

KX5的身世很好解释,就是智跑的换代车型,只是换了个新名字。将采用与全新途胜近似的动力总成,那套1.6T+7DCT的日常表现确实不错。但韩系车的设计,这两年似乎遇到了瓶颈。KX5相比智跑来说,变得圆润了不少,前脸和KX3一样,有那么点类似保时捷卡宴,但也只是型像而神不像。韩系车一贯的卖点就是设计,而今设计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了,所以韩系品牌的销量也明显降低了不少。

雪佛兰迈锐宝XL

这不是加大码的XL,而是正儿八经的新一代迈锐宝。为什么要加“XL”?简单粗暴地说就是为了两代同堂呗。

不过迈锐宝XL会采用全系的动力组合,1.5T+7DCT和2.5L+6AT倒是与现款迈锐宝完全划清了界限。据说未来还会推出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只不过通用系的混合动力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都是隔靴搔痒般的效果,比如君越。所以到时候可以看看通用现在的混合动力系统做得如何。

沃尔沃V90

太好了,在车市冷清的2月,沃尔沃还是能带来一款养眼的作品,以致于让我们在这个2月不那么寂寞。V对于沃尔沃来说,不仅是旅行车,也代表着沃尔沃最好看的车。

V90,顾名思义就是S90的旅行版,上个月介绍S90时已经多多少少透露过一点点消息。当然了,V90的底盘、动力总成、设计方面与S90不会有什么不同,但就是因为多了一个大尾箱,整车更修长了,更优雅了,更好看了。S90上略显生硬的尾灯设计在V90上却画得很漂亮。啥都不说了,赶紧引入吧。

最后,给咱们的车辙的各位粉丝朋友们拜个晚年,祝大家猴年吉祥,事业顺心,天天阅《车辙》,年年开好车!

冷静思考、独立报道与价值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zz/6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