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记得,黄庭坚有句经典:“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这句话很通透,令人印象深刻。
宋太宗日理万机,仍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
商务印书馆最全的“汉译名著”书单,共15辑、种。其中,哲学类种,历史、地理类种,政治、法律、社会学类种,经济学类种,语言学类13种。
一、哲学类,种
最初名为“爱智之学”的哲学,有着极古老的源头。
哲学源于惊异,它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探求万物的意义。
第一辑
1、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2、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3、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法]伽森狄著
4、伦理学[荷兰]斯宾诺莎著
5、人类理解论(上下册)[英]洛克著
6、人类理智研究[英]休谟著
7、人是机器[法]拉·梅特里著
8、狄德罗哲学选集
9、袖珍神学[法]保尔·霍尔巴赫著
10、先验唯心论体系[德]谢林著
11、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德]黑格尔著
12、逻辑学(上下卷)[德]黑格尔著
13、哲学史讲演录(共四卷)[德]黑格尔著
14、美学(共三卷)[德]黑格尔著
15、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俄]赫尔岑著
16、物种起源[英]达尔文著
17、实用主义[美]威廉·詹姆士著
18、善的研究[日]西田几多郎著
19、西方哲学史(上下卷)[英]罗素著
第二辑
20、物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21、物性论[古罗马]卢克莱修著22、人性论[英]休谟著
23、人类理智新论(上下册)[德]莱布尼茨著
24、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德]康德著
25、法哲学原理[德]黑格尔著
2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德]叔本华著
27、文明论概略[日]福泽谕吉著
28、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日]中江兆民著
29、实验心理学史[美]E.G.波林著
30、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美]G.墨菲J.柯瓦奇著
第三辑
31、巴曼尼得斯篇[古希腊]柏拉图著
32、论原因、本原与太一[意]布鲁诺著33、健全的思想[法]霍尔巴赫著
34、判断力批判(上下卷)[德]康德著35、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德]费希特著
36、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德]费尔巴哈著
37、基督教的本质[德]费尔巴哈著
38、我的哲学的发展[英]罗素著
39、论灵魂[阿拉伯]伊本·西那(阿维森纳)著
40、劝学篇[日]福泽谕吉著
41、原始思维[法]列维-布留尔著
42、躯体的智慧[美]W.B.坎农著
43、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
44、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
45、逻辑哲学论[奥]维特根斯坦著
第四辑
46、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
47、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色诺芬著
48、范畴篇解释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49、新工具[英]培根著50、培根论说文集
51、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法]笛卡尔著
52、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
53、知性改进论[荷兰]斯宾诺莎著
54、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德]费希特著
55、小逻辑[德]黑格尔著
56、自然哲学[德]黑格尔著
57、人类的由来[英]达尔文著
58、感觉的分析[奥]马赫著
59、美学史[英]鲍桑葵著
60、精神分析引论[奥]弗洛伊德著
61、基督何许人也[日]幸德秋水著
62、科学的社会功能[英]J.D..贝尔纳著
63、论有学识的无知[德]库萨的尼古拉著64、野性的思维[法]列维-斯特劳斯著
65、哲学史教程(上下卷)[德]文德尔班著
第五辑
66、科学与近代世界[英]怀特海著
67、人类的知识[英]罗素著68、科学与假设[法]彭加勒著69、哲学的改造[美]杜威著
70、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
71、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波兰]塔尔斯基著
72、自然宗教对话录[英]休谟著
73、基督教并不神秘[英]托兰德著
74、自然哲学[德]莫里茨·石里克著
75、人有人的用处[美]维纳著
76、科学史[英]丹皮尔著
77、时间与自由意志[法]柏格森著
第六辑
78、笛卡尔哲学原理[荷兰]斯宾诺莎著79、哲学辞典[法]伏尔泰著80、人类知识起源论[法]孔狄亚克著81、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德]康德著82、苏鲁支语录[德]尼采著83、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德]H.李凯尔特著
84、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册)[英]亚·沃尔夫著
85、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册)[英]亚·沃尔夫著
86、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波兰]卢卡西维茨著
87、科学哲学的兴起[德]H.赖欣巴哈著
第七辑
88、天象论宇宙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89、灵魂论及其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90、斯宾诺莎书信集
91、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
92、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
93、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法]克洛德·贝尔纳著
94、最后的沉思[法]彭加勒著
95、纯粹现象学通论[德]胡塞尔著
96、释梦[奥]弗洛伊德著
97、性心理学[英]霭理士著
98、人生的亲证[印度]泰戈尔著99、佛教逻辑[俄]舍尔巴茨基著
、神圣人生论(上下册)[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
、逻辑与知识[英]伯特兰·罗素著
、哲学研究[奥]维特根斯坦著
、形而上学导论[德]海德格尔著
、结构主义[瑞士]皮亚杰著
第八辑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古希腊]柏拉图著
、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新系统及其说明[德]莱布尼茨著
、泛神论要义[英]约翰·托兰德著
、自然的体系[法]霍尔巴赫著
、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
、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德]叔本华著
、数理哲学导论[英]罗素著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
、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著
、面向思的事情[德]海德格尔著
、多元的宇宙[美]威廉·詹姆士著
、物理学和哲学[美]W.海森伯著
第九辑
、谈谈方法[法]笛卡尔著、道德原则研究[英]休谟著、算术基础[德]弗雷格著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德]胡塞尔著
、路标[德]海德格尔著
、心的概念[英]吉尔伯特·赖尔著、计算机与人脑[美]约·冯·诺意曼著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美]罗伯特·金·默顿著
、卡布斯教诲录[波斯]昂苏尔?玛阿里著、圣教论[印度]乔荼波陀著
第十辑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美]威廉·詹姆士著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海德格尔著
、权力意志[德]尼采著、拓扑心理学原理[德]库尔特·勒温著
、薄伽梵歌论[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古罗马]西塞罗著
、哲学和自然之镜[美]理查德·罗蒂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牛顿著
、科学社会学[美]罗伯特·金·默顿著
第十一辑
、动物四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动物志[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爱克哈特大师文集、逻辑大全[英]奥卡姆著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荷兰]斯宾诺莎著
、宗教的本质[德]费尔巴哈著
、耶稣传(一二卷)[德]施特劳斯著
、耶稣传[法]欧内斯特·勒南著
、科学的价值[法]昂利·彭加勒著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德]胡塞尔著
、普通认识论[奥]石里克著
、艺术即经验[美]约翰·杜威著
、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英]罗素著
、宗教与科学[英]罗素著
、尼采(上下卷)[德]海德格尔著
、感觉与可感物[英]奥斯汀著
、行为的结构[法]梅洛-庞蒂著
、自我的超越性[法]萨特著
、保卫马克思[法]路易·阿尔都塞著
、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著
第十二辑
、阿维斯塔——琐罗亚斯德教圣书[伊朗]杜斯特哈赫编选
、薄伽梵歌[古印度]毗耶娑著
、给塞伦娜的信[英]托兰德著、人类知识原理[英]乔治·柏克莱著
、逻辑学讲义[德]康德著、伦理学体系[德]费希特著、认识与谬误[奥]马赫著
、科学与方法[法]昂利·彭加勒著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俄]普列汉诺夫著
、第一哲学(上下卷)[德]胡塞尔著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德]胡塞尔著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法]迪昂著、思维方式[美]怀特海著、心的分析[英]罗素著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德]马克斯·舍勒著
、爱因斯坦文集
、事实、虚构和预测[美]纳尔逊·古德曼著
、数学、科学和认识论[匈]拉卡托斯著
、声音与现象[法]德里达著
第十三辑
、示教千则[印度]商羯罗著、奥义书、偶像的黄昏[德]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英]罗素著、真理、意义与方法[美]戴维森著、科学的规范[英]卡尔·皮尔逊著、论原罪与恩典[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论神性[古罗马]西塞罗著
、论隐秘的上帝[德]库萨的尼古拉著
、伦理学[德]朋费霍尔著、护教篇[古罗马]德尔图良著、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德]康德著
、论《创世记》[古罗马]斐洛著、神秘神学[古希腊]狄奥尼修斯著、哲学片段[丹麦]克尔凯郭尔著
、智者[古希腊]柏拉图著
、科学-神学论战史(一二卷)[美]安德鲁·迪克森·怀特著
第十四辑
、裴洞篇[古希腊]柏拉图著
、会饮篇[古希腊]柏拉图著、精神的婚恋[比]吕斯布鲁克著
、如何以言行事[英]奥斯汀著
、神学与哲学[德]潘能伯格著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英]伯特兰·罗素著
、过程与实在[英]怀特海著、德国的科学[法]皮埃尔·迪昂著
、论宇宙的体系[英]伊萨克·牛顿著
、宇宙体系论[法]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著
、自然哲学概论[德]奥斯特瓦尔德著
、神学论文集哲学的慰藉[古罗马]波爱修斯著
、道德形上学探本[德]康德著
、认识的途径[美]威廉·佩珀雷尔·蒙塔古著
、新实在论[美]霍尔特等著、美学原理[意]克罗齐著
第十五辑
、琉善哲学文选〔古罗马〕琉善著
、论存在者与本质〔意〕托马斯·阿奎那著
、天球运行论〔波兰〕哥白尼著
、论灵魂的激情〔法〕勒内·笛卡尔著
、宗教的自然史〔英〕休谟著
、亚当·斯密哲学文集〔英〕亚当·斯密著
、拉奥孔〔德〕莱辛著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德〕黑格尔著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德〕亨利希·海涅著
、善恶的彼岸〔德〕尼采著
、经验与自然〔美〕约翰·杜威著
、物理科学的哲学〔英〕阿瑟·爱丁顿著
、数学基础研究〔奥〕维特根斯坦著
、哲学论稿〔德〕马丁·海德格尔著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法〕梅洛-庞蒂著
二、历史·地理类种
历史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的历史记录是真实的吗?以史为鉴到底有什么含义,有实用意义吗?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让专家乃至思想家绞尽脑汁,就是一般的人也经常问着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是史学大国,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构成了中华文明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辑
1、塔西佗《编年史》
2、法兰克人史[法兰克]格雷戈里著
3、法国革命史[法]米涅著
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布克哈特著
5、古代社会(上下册)[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
6、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
第二辑
7、高卢战记[古罗马]凯撒著
8、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
9、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
10、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上下册)[德]戚美尔曼著
第三辑
11、希罗多德《历史》(上下册)[古希腊]希罗多德著
1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古希腊]修昔底德著
13、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14、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
15、罗马史(上下卷)[古罗马]阿庇安著
16、塔西佗《历史》[古罗马]塔西佗著
17、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古罗马]塔西佗著
18、查理大帝传[法兰克]艾因哈德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著
19、克拉维约东使记(修订本)[西班牙]克拉维约著
20、拿破仑时代(上下卷)[法]乔治·勒费弗尔著
21、摩奴法典
第四辑
22、内战记[古罗马]凯撒著
23、史集(共三卷)[波斯]拉施特主编24、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法]基佐著
25、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
26、古代的地理学[苏联]波德纳尔斯基著
27、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德]阿·魏根纳著
28、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
第五辑
29、新科学(上下册)[意]维柯著
30、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英]G.P.古奇著
31、新史学[美]詹姆斯·鲁滨孙著
32、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
第六辑
33、工作与时日神谱[古希腊]赫西俄德著34、西印度毁灭述略[西]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著
35、英吉利教会史[英]比德著36、征服新西班牙信史(上下册)[西班牙]贝尔纳尔·迪亚斯·德尔·卡斯蒂略著
37、气候与生命[苏联]л.C.贝尔格著
38、理论地理学[美]威廉·邦奇著
第七辑
39、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古罗马]撒路斯提乌斯著
40、罗马十二帝王传[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著
41、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册)[英]爱德华·吉本著
42、秘鲁征服史[美]普雷斯科特著
43、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
44、宪章运动史[英]甘米奇著45、历史著作史(上下卷)[美]汤普森著46、蒙古帝国史[法]雷纳·格鲁塞著
47、历史的观念[英]柯林武德著
48、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美]理查德·哈特向著
49、地理学中的解释[英]大卫·哈维著
第八辑
50、巴布尔回忆录[印度]巴布尔著51、印卡王室述评[秘鲁]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著52、风俗论(全三册)[法]伏尔泰著53、法国文明史(全四卷)[法]基佐著54、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英]理查德·亨利·托尼著55、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著56、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英]E.P.汤普逊著
57、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全二卷)[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58、人文地理学问题[法]阿·德芒戎著
第九辑
59、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册)[伊朗]志费尼著
60、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61、西方的兴起[美]威廉·H.麦克尼尔著
62、中世纪的城市[比利时]亨利·皮雷纳著
6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
64、历史是什么?[英]E.H.卡尔著
65、希腊史[英]N.G.L.哈蒙德著
第十辑
66、封建社会(上下卷)[法]布洛赫著67、中世纪之秋[荷]约翰·赫伊津加著68、古代城邦[法]古朗治著69、俄国史教程(1-5卷)[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
70、蒙塔尤[法]勒华拉杜里著
71、往年纪事[俄]拉夫连季编
72、欧洲文明史[法]基佐著
73、宗教改革史(上下卷)[英]托马斯?林赛著
第十一辑
74、明日的田园城市[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
75、历史的地理枢纽[英]哈·麦金德著76、工业区位论[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
77、战争史(上下册)[拜占庭]普洛科皮乌斯著
78、三十年战争史[德]席勒著
79、琉璃宫史(上中下卷)
80、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英]卡莱尔著
81、美国宪法的经济观[美]比尔德著
82、思想自由史[英]伯里著
83、法国革命史[法]马迪厄著
84、美国文明的兴起(上下卷)[美]比尔德夫妇著
85、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美]霍夫施塔特著
86、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英]E.H.卡尔著
87、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0-0[英]劳伦斯·斯通著
88、圣路易(上下卷)[法]勒高夫著
89、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著
90、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美]威廉·阿朗索著
91、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美]布赖恩·贝利著
第十二辑
92、哥特史[拜占庭]约达尼斯著
93、法国革命史[法]乔治·勒费弗尔著
94、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法]吕西安·费弗尔著
95、莱茵河[法]吕西安·费弗尔著
96、经济空间秩序[德]奥古斯特·勒施著
97、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英]R.J.约翰斯顿著
98、地理学与地理学家[英]R.J.约翰斯顿著
第十三辑
99、德国的浩劫[德]迈内克著、马可波罗行纪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意]克罗齐著
、中世纪史学史[俄]科斯敏斯基著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俄]普列汉诺夫著
、法国大革命讲稿[英]阿克顿著
、西域考古记[英]斯坦因著
、革命节日[法]莫娜·奥祖夫著
第十四辑
、历史的辉格解释[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著
、论李维罗马史[意]马基雅维里著
、多桑蒙古史[瑞典]多桑著、巴黎,19世纪的首都[德]瓦尔特·本雅明著
、治国策[波斯]尼扎姆·莫尼克著
、古代世界的政治[英]芬利著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0-0年[澳]瑞德著
、劫余录[法]阿伯拉尔著
第十五辑
、罗马史(全四册)〔德〕特奥多尔·蒙森著
、神圣罗马帝国〔英〕詹姆斯·布赖斯著
、十九世纪欧洲史〔意〕克罗齐著
、中国伊朗编〔美〕劳费尔著
、东方的文明(全两册)〔法〕勒内·格鲁塞著
、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德〕洛维特著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意〕欧金尼奥·加林著
、罗芒狂欢节〔法〕勒华拉杜里著
、罗马共和国政制〔英〕安德鲁·林托特著
、制造路易十四〔英〕彼得·伯克著
、沙乡年鉴〔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
、发现乡土景观〔美〕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著
三、政治·法律·社会学类,种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其基本涵义是,人天生是必须过群体生活的,而且只有通过群体生活,人才能达致善。由群体而形成社会、形成国家、形成人类的公共生活,人类不可能脱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而存在。
第一辑
1、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2、大洋国[英]哈林顿著
3、政府论(下篇)[英]洛克著
4、马布利选集
5、爱弥儿(上下卷)[法]卢梭著
6、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
7、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英]约翰·勃雷著
8、劳动组织[法]路易·勃朗著
第二辑
9、乌托邦[英]托马斯·莫尔著10、太阳城[意]康帕内拉著11、温斯坦莱文选12、傅立叶选集(全三卷)
13、政治正义论(全两册)[英]威廉·葛德文著
14、伊加利亚旅行记(全三卷)[法]埃蒂耶纳·卡贝著
15、祖国在危急中[法]布朗基著
16、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德]威廉·魏特林著
17、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18、为英国人民声辩[英]约翰·弥尔顿著
19、神学政治论[荷兰]斯宾诺莎著
20、政府论(上篇)[英]洛克著
21、论法的精神(上下册)[法]孟德斯鸠著
22、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
23、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法]卢梭著
24、雪莱政治论文选
25、拿破仑文选(上下卷)[法]拿破仑著
26、战争论(全三册)[德]克劳塞维茨著
27、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
28、潘恩选集
29、联邦党人文集[美]汉密尔顿等著
30、什么是所有权[法]蒲鲁东著
第三辑
31、遗书(全三卷)[法]让·梅叶著
32、自然法典[法]摩莱里著
33、圣西门选集(全三卷)
34、欧文选集(全三卷)
35、公有法典[法]泰·德萨米著
36、人类幸福论[英]约翰·格雷著
37、皮佑选集
38、回顾[美]爱德华·贝拉米著
39、社会主义神髓[日]幸德秋水著
40、笛福文选41、罗马盛衰原因论[法]孟德斯鸠著
42、古代法[英]梅因著
43、代议制政府[英]约翰·密尔著
44、互助论[俄]克鲁泡特金著
第四辑
45、论世界帝国[意]但丁著46、君主论[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47、利维坦[英]霍布斯著48、塞瓦兰人的历史[法]德尼·维拉斯著49、忏悔录(一二部)[法]卢梭著50、革命法制和审判[法]罗伯斯庇尔著
51、圣西门学说释义[法]巴札尔安凡丹罗德里格著52、格雷文集53、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德]威廉·魏特林著
54、社会命运(全两卷)[法]维克多·孔西得朗著
55、乌有乡消息[英]威廉·莫里斯著56、民族主义[印度]泰戈尔著57、保守主义[英]休·塞西尔著58、人口问题[英]卡尔-桑德斯著
第五辑
59、法学总论[罗马]查士丁尼著
60、为平等而密谋(上下卷)[法]菲·邦纳罗蒂著
61、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著
62、布朗基文选
63、面包与自由[俄]克鲁泡特金著
64、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德]麦克斯·施蒂纳著
65、奥本海国际法[英]劳特派特修订
第六辑
66、基督城[德]约翰·凡·安德里亚著
67、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德]康德著
68、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法]西耶斯著
69、论平等[法]皮埃尔·勒鲁著
70、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法]托克维尔著
71、人文类型[英]雷蒙德·弗思著
第七辑
72、论宗教宽容[英]洛克著73、政府片论[英]边沁著74、女权辩护妇女的屈从地位[英]沃斯通克拉夫特约翰·穆勒著
75、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英]鲍桑葵著
76、俄国社会思想史(全三卷)[俄]普列汉诺夫著
77、政治中的人性[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
78、自由主义[英]霍布豪斯著
第八辑
79、雅典政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80、自然政治论[法]霍尔巴赫著81、论实证精神[法]奥古斯特·孔德著82、社会静力学[英]赫伯特·斯宾塞著83、海军战略[美]艾·塞·马汉著8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E.迪尔凯姆著
85、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
86、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著
第九辑
87、国家篇法律篇[古罗马]西塞罗著
88、法国革命论[英]柏克著
89、自杀论[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
90、形而上学的国家论[英]L.T.霍布豪斯著
91、司法过程的性质[美]本杰明·卡多佐著
92、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德]卡尔·曼海姆著
第十辑
93、论公民[英]霍布斯著94、自然法权基础[德]费希特著95、普通法[美]霍姆斯著96、法律的道德性[美]富勒著97、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
98、街角社会[美]威廉·富特·怀特著
99、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英]边沁著
、人类婚姻史(全三卷)[芬兰]E.A.韦斯特马克著
、马基雅维里主义[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著
第十一辑
、波斯人信札[法]孟德斯鸠著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英]E.E.埃文斯-普里查德著
、休谟政治论文选、新爱洛漪丝[法]卢梭著、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德]费希特著、托克维尔回忆录
、贫困的哲学(上下卷)[法]蒲鲁东著
、英国宪法[英]沃尔特·白芝浩著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爱弥尔·涂尔干著
、原始分类[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
第十二辑
、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德]塞缪尔·普芬道夫著
、杰斐逊选集、林肯选集、普通法的诉讼形式[英]梅特兰著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美]罗斯科·庞德著
、萨摩亚人的成年[美]玛格丽特·米德著
、日本官僚制研究[日]辻清明著
第十三辑
、华盛顿选集、美洲三书[英]柏克著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英]埃德蒙·利奇著
、象征之林[英]维克多·特纳著
、互动仪式链[美]兰德尔·柯林斯著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美]彼得·布劳著
、权威与个人[英]罗素著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法]卢梭著
、兵法[意]马基雅维里著
、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俄]巴枯宁著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奥]凯尔森著
、法学导论[德]拉德布鲁赫著、权力论[英]伯特兰·罗素著
第十四辑
、兵法简述[古罗马]韦格蒂乌斯著、新大西岛[英]弗·培根著、建设自由共和国的简易办法[英]约翰·弥尔顿著
、论财产[英]葛德文著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现代宪法史论[德]格奥尔格·耶里内克著
、金枝(上下册)[英]弗雷泽著
、公法的变迁[法]狄骥著
、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著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一、二集)
、过渡礼仪[法]范热内普著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奥]阿尔弗雷德·舒茨著
、图腾制度[法]列维-斯特劳斯著
、法律与宗教[美]伯尔曼著
、中国家族法原理[日]滋贺秀三著
第十五辑
、政治论〔荷兰〕斯宾诺莎著
、致达朗贝尔的信〔法〕卢梭著
、山中来信〔法〕卢梭著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法〕卢梭著
、普通法的精神〔英〕波洛克著
、正义法的理论〔德〕施塔姆勒著
、犯罪社会学〔意〕恩里科·菲利著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法〕涂尔干著
、教育思想的演进〔法〕涂尔干著
、法律史解释〔美〕罗斯科·庞德著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著
、努尔人〔英〕E.E.埃文思-普理查德著
、地方知识〔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
四、经济学类,种
在这里,读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读到古希腊时代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
罗马时代瓦罗的《论农业》和加图的《农业志》,伴随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等巨擘划时代的作品,静观经济思想海洋的潮起云涌。
第一辑
1、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希腊]色诺芬著
2、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英]托马斯·孟著
3、配第经济著作选集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英]亚当·斯密著
5、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彼罗·斯拉法主编
6、魁奈经济著作选集7、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法]杜阁著
8、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瑞士]西斯蒙第著
9、政治经济学原理[英]麦克库洛赫著
10、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德]李斯特著
11、资本实证论[奥]庞巴维克著
12、财富的分配[美]克拉克著
13、有闲阶级论[美]凡勃伦著
14、制度经济学(上下卷)[美]康芒斯著
15、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
1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
17、经济学(上中册)[美]萨缪尔森著
第二辑
18、论农业[古罗马]M.T.瓦罗著19、贸易论(三种)[英]托马斯·孟等著
20、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英]约翰·洛克著
21、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英]坎南编著
22、政治经济学概论[法]萨伊著
23、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德]卡·洛贝尔图斯著
24、自然价值[奥]弗·冯·维塞尔著
25、利息与价格[瑞典]魏克赛尔著26、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瑞典]林达尔著27、货币均衡论[瑞典]米尔达尔著28、经济学(下册)[美]萨缪尔森著29、现代经济学导论[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著
30、价值与资本[英]希克斯著
31、投入产出经济学[美]沃西里·里昂惕夫著
第三辑
32、布阿吉尔贝尔选集33、休谟经济论文选
34、论财富的分配[英]乔治·拉姆赛著
35、俄国工人阶级状况[俄]恩·弗列罗夫斯基著
36、穆勒政治经济学概述[俄]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著
37、政治经济学理论[英]斯坦利·杰文斯著
38、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汤普逊著
第四辑
39、农业志[古罗马]M.P.加图著
40、论货币和贸易[英]约翰·罗著
41、商业性质概论[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著
42、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三卷论货币问题
43、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英]威廉·汤普逊著
44、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德]约翰·冯·杜能著
45、政治经济学大纲[英]西尼尔著
46、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德]威廉·罗雪尔著
47、货币、信用与商业[英]马歇尔著
48、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
49、现代英国经济史(三卷)[英]克拉潘著
50、货币论(上下卷)[英]凯恩斯著
第五辑
51、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俄]杜冈-巴拉诺夫斯基著
52、纯粹经济学要义[法]莱昂·瓦尔拉斯著
53、政治经济学研究(一二卷)[瑞士]西斯蒙第著
54、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
第六辑
55、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英]伊丽莎白·拉蒙德编
56、货币万能[英]雅各布·范德林特著
57、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英]约翰·巴顿著
58、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约翰·穆勒著
59、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法]保尔·芒图著
60、经济发展理论[美]约瑟夫·熊彼特著
61、用商品生产商品[英]斯拉法著
62、法国农村史[法]马克·布洛赫著
第七辑
63、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英]约瑟夫·马西著
64、通货原理研究[英]托马斯·图克著
65、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著
66、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美]汤普逊著
67、经济分析史(三卷)[美]约瑟夫·熊彼特著
第八辑
68、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法]奥古斯丹·古诺著
69、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英]理查德·琼斯著
70、金融资本——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研究[德]鲁道夫·希法亭著
71、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约瑟夫·熊彼特著
72、经济史理论[英]约翰·希克斯著
73、民主财政论[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
74、经济增长理论[英]阿瑟·刘易斯著
75、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
第九辑
76、经济和谐论[法]巴师夏著
77、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德]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著
78、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英]莱昂内尔·罗宾斯著
79、资本主义发展论[美]保罗·斯威齐著80、贫困与饥荒[印度]阿马蒂亚·森著
第十辑
8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
82、人类行为[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著
83、资本主义与自由[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
84、食利者政治经济学[俄]尼·布哈林著
85、家庭论[美]加里·斯坦利·贝克尔著
86、福利经济学[英]A.C.庇古著
87、改造传统农业[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
88、自由的限度[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
89、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美]约翰·R.康芒斯著
90、各国的经济增长[美]西蒙·库兹涅茨著
第十一辑
91、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美]弗兰克·H.奈特著
92、国民经济学基础[德]瓦尔特·欧肯著93、企业的性质[美]奥利弗·威廉姆森西德尼·温特编
94、施蒂格勒论文精粹[美]库尔特·勒布托马斯·穆尔编
95、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
第十二辑
96、早期经济思想[美]A.E.门罗编
97、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
98、进步与贫困[美]亨利·乔治著
99、资本与利息[奥]庞巴维克著
第十三辑
、官僚体制的政治[美]戈登·塔洛克著
、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美]亚历山大·格申克龙著
、亚当·斯密通信集[英]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美]小罗伯特·E.卢卡斯著
、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美]托尔斯坦·凡勃伦著、企业论[美]凡勃伦著
、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
、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美]韦斯利·C.米契尔著
第十四辑
、利息理论[美]欧文·费雪著、倾销[美]雅各布·瓦伊纳著、动态经济学[英]罗伊·哈罗德著、经济学展望[英]约翰·希克斯著
、经济学的三个世界[美]劳埃德·雷诺兹著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美]鲍莫尔著
、增长、短缺与效率[匈牙利]亚诺什·科尔奈著
、新左派政治经济学[瑞典]阿萨·林德贝克著
、民主与资本主义[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著
、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英]杰弗·霍奇森著
第十五辑
、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英〕约翰·穆勒著
、统制经济学〔美〕A.P.勒讷著
、经济哲学〔英〕琼·罗宾逊著
、经济学与经济政策〔英〕阿列克·凯恩克劳斯著
、最优化规划论文集〔苏〕列奥尼德·V.康托罗维奇著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美〕阿瑟·刘易斯著
、福利经济学评述〔英〕李特尔著
、公共选择〔美〕戈登·塔洛克著
、经济等级制、组织与生产的结构〔美〕戈登·塔洛克著
、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美〕罗伯特·巴罗赫歇尔·格罗斯曼著
五、语言学类,13种
语言曾被威廉·冯·洪堡特比作一个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呼吸”(Odem),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推而广之,语言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呼吸”,没有语言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无所谓人类文明。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通往人类心灵的路径,对语言的思考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1、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著
2、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
3、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
4、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美]爱德华·萨丕尔著
5、论语言的起源[德]G.赫尔德著
6、语法哲学[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著
7、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瑞典]高本汉著
8、普遍唯理语法[法]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著
9、语言[法]房德里耶斯著
10、语言分析纲要[美]B.布洛赫G.L.特雷杰著
11、“格”辨[美]C.J.菲尔墨著
12、比较语音学概要[法]保尔·巴西著
13、语言学概论[英]L.R.帕默尔著
资料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