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大师路易大卫作品欣赏

说起大卫,可能大家会联想到米开朗基罗的英雄雕像《大卫》,但这里我们即将讲述的大卫,原名雅克·路易·大卫,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点领导者,在法国的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自己成为了美术大师,他的学生安格尔也成为世界公认的美术大师。他的作品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旗号,选择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事件作为表现题材,强调理性的表现、构图的完整、造型的严谨。我们知道,18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新古典主义也与这场革命息息相关,因此也被称作革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不是简单的形式上向古代学习,而是借古开今用绘画反应社会的一种创作方式。大卫留下了多幅名作,《马拉之死》、、《萨宾妇女》、《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仪式》等等。

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是一幅不朽名作。马拉是一位物理学家、医药博士,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成为职业革命家,他是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在年7月13日在家中浴盆中被与反对雅各宾党的吉伦特党有勾结的女保皇分子夏洛特.科尔黛刺杀身亡。这幅画正式描绘的马拉死于浴缸中的场景,马拉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抗议,同时也深深地触动了大卫,他真实的刻画了马拉之死的真相,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这是一副沉浸于深刻的悲剧情感中的、结构简洁而严谨的作品,大卫成功的把人物肖像描绘、历史的精确性和革命人物的悲剧性结合起来。

萨宾妇女

《萨宾妇女》自从拿破仑征服意大利以来,这幅作品一直被人视为是希腊艺术的再现。正如大卫所有的历史和神话题材的作品一样,我们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两个场面。一个场面是在战火之中,一个萨比诺女人站在画面的中心,伸出双臂把战士分开;另一场面是,多年内战之后,一封邀请和解的信,其意寓在叙述之中,因此这幅画特别受新的政治团体的欢迎。这幅巨作不但结构宏伟、色彩的层次和引起的激情效果令人惊叹不已,其绘画之美和信件之严肃意义更超越了精雕细琢的技巧。年,大卫把这幅画在美术馆陈列了出来,是第一次在法国展出风俗画,他不仅想用这次展出来同官方的沙龙进行辩论,而且要经由这次展出来确定自己在现代派画家中的地位。他认为:“……感动人们的心灵是艺术的一种神祕力量,是一种能够给人在群和社会国家之间推动某种气质的巨大而无形的神祕力量。”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大卫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面正是表现三个兄弟在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老荷拉斯位于画面的正中,他手上的刀剑是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出征凶多吉少而心痛如割,妻子搂着孩子泣不成声,最右侧的一个姊妹,由于她是作战对方的未婚妻,心乱如麻,因为不论胜负,她都将失去自己的亲人。妇女的哭泣与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

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在拿破仑执政的十年里,大卫创作了一系列为皇帝颂德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显示了画家非凡的艺术才能。在《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一画中,画家为拿破仑塑造了一个神奇十足的理想化形象,他脚跨骏马,威风八面,背后是绵延的山丘,山上有进行中的军队,拿破仑看了之后,大家赞赏,还特意吩咐画家复制两幅,以供部下观赏。后来做了皇帝后,他还让达维特为他的加冕仪式创作一幅纪实作品。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加冕》这幅画是奉拿破仑的命令而作,描绘的是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仪式。画面中心形象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接过的王冠,赐给皇后约瑟芬。罗马教皇被请来参加仪式,想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号召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肯定称帝的合法权,不过只让他坐在祭坛前作为后盾而已。受加冕的皇后长长的皇袍由宫女罗席福柯拉夫人和瓦勒特夫人牵着,中间平台上坐着皇后的母亲,围绕中心周围站立着主教、王公贵族、将军、各国大使以及前来祝贺的外国国王、王后等,画中有近百人的肖像,据说很多是请真人来到画室画的。这幅画构图宏大,气势磅礴,构思巧妙,以肖像写实手法创作而成,虽为拿破仑歌功颂德,但作为历史画卷是不朽的。

大卫其他作品欣赏

苏格拉底之死安托马克的痛苦雷奥尼达在温泉关雷卡米埃夫人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ly/11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