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ldquo国际秩序rdqu

北京治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733706.html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文章进行论述,但大多是从中国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来谈这个变局。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确实,中国的高速成长引起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但是,中国的崛起并不谋求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中国政府认为,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并不公平,需要改革,但坚决反对把现有国际秩序推倒重来。中国政府多次重申要坚定维护现有国际秩序。

与中国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立场相反,美国一方面指责中国是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者”,另一方面却不断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大量“退群”和推行单边主义,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联合国和WTO的猛烈抨击,都显示出正是美国在试图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所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能简单地解读为中国的崛起在瓦解现有的国际秩序,而应当解读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引起了具有霸权心态的美国严重的不适应,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不惜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以维护其霸权利益,世界秩序为之发生动荡。这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质。在具体展开演讲之前,先澄清一下概念。为什么这个演讲题目是动荡中的世界秩序,而不是国际秩序?

众所周知,在谈到现实世界的基本秩序时,无论学界还是政界都倾向于使用国际秩序这个概念,而较少使用世界秩序。在很多时候,人们是使用国际秩序这个概念来表述现实的世界秩序。比如,美国兰德公司在年5月发布了《中国与国际秩序》,这份报告实际上是把国际秩序当作现代的世界秩序。有的学者也会使用世界秩序这个概念,比如基辛格在年写了一本大部头的书,书名就叫《世界秩序》。但在这本书中,基辛格是把世界秩序界定为一种应然的概念,一种人类理想,即某个地区,或某个文明,或某些国家把自己认可或推崇的世界秩序的理念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而国际秩序则是对这种普世理念的应用。由于关于世界秩序的理念实际上都来自某个文明、某个地区或某些国家,从未被世界所有国家所接受,所以基辛格认为世界秩序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存在过。这本五百多页的书实际上是在讨论世界秩序何以可能?世界秩序如何才能建构?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两个概念根本没有区别,比如朱云汉教授写了一篇《重构中的世界秩序与中国国际担当》,虽然使用了世界秩序一词,但在文中,国际秩序和世界秩序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基本上是同义语。

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异的,而这个差异并不是像基辛格讲的那样,是应然与实然的区别。世界秩序客观上是存在的。只要由各个国家组成的世界存在,这个世界有着某种秩序,至于这种秩序是否完美,是否公正,是否有效,则另当别论。这两个概念的差异在于,国际秩序具有特指性,有着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而世界秩序更为宽泛,涵盖了国际秩序。一般说来,现代国际秩序是特指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联合国系统;一个是国际经济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再有就是世界各地的区域性组织,比如欧盟、东盟等。正是由于现代国际秩序是特指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所以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推翻这个体系。

但是,在现实中,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等国际体系并不等于整个世界秩序。在现代国际秩序外,西方大国仍然一直在沿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国家间同盟,比如北约和大大小小的军事同盟、政治同盟。这些同盟虽在现代国际体系之外,但仍在对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北约对科索沃的战争,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争等。

简而言之,现代世界秩序实际上由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是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即现代国际秩序;另一个是西方国家建立的各种大小不同的政治军事同盟形成的其他秩序。前者虽为世界秩序的主要框架,但这个框架外的各种同盟仍然现实地构成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当前世界秩序的动荡正是由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现代国际体系遭受了严重挑战,而美国正在用单边主义和各种同盟来弱化或边缘化现有的国际秩序。这是当今世界秩序动荡的根源。

一、美国挑战现有国际秩序

谁在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美国指责是中国,把中国称为“修正主义”,就是指中国在修正现有的世界规则。但事实上,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恰恰是这个秩序的主要构建者美国。自特朗普进入白宫以来,摆出一副回到“孤立主义”状态的架势。一方面,特朗普反复向美国人保证要实践他“美国优先”“使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诺言;另一方面,则开始了一系列的“退群”行动,即相继退出各种国际组织和双边或多边条约:

年1月23日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

年6月1日退出联合国《巴黎气候协定》;

年10月12日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于年12月31日生效);

年5月8日退出获得联合国批准的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年达成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年6月20日,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年10月17日,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年10月20日,退出《中程导弹条约》。

特别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ly/8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