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文在结束了今年世锦赛之后,去了一趟美国,期间他和同伴马特打了一场橄榄球,奥沙利文穿1号,马特穿47号。
谁和谁组成的“”?
“比赛”被虐之后,俩人在更衣室里谈论起他们的号码“”。马特问:“你觉得号码怎么样?”
奥沙利文不以为然:“我觉得应该是‘’,‘’这玩意太普通了!比起我的13杆‘’记录,我更自豪我打出过‘’。他们都说‘’最棒,说我是‘满分杆先生’,其实我更愿意做‘先生’。”
马特直摇头:“你到底是什么鬼?”
奥沙利文一挑眉毛:“我是叛逆鬼!”
奥沙利文:“我是叛逆鬼!”
的确,打单杆“”就好比考试的目标是满分,而打单杆“”更像是我只想考99分、99.5分,是随心所欲,是由我控制的。换做你,要想在考试中做到想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相当于你拿到了考题答案,你只需要故意填错相应分数的题目即可。奥沙利文的两次单杆“”不就相当于故意答错一题吗?
前天,我盘点了奥沙利文13杆“”的难点球和幸运球(奥沙利文只用一个词解释为什么打出最多“”),有人提醒我还有两杆“”。“”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是奥沙利文用来反对抠门台联的工具,其实最初他是想用“”来反对低廉的“”奖金(就是第十杆“”),被斯诺克第一裁判杨·沃哈斯(JanVerhaas)“制止”了。奥沙利文最喜欢的裁判就是杨·沃哈斯,老杨的面子是给足了。
最近两年,可能是奥沙利文长了心眼,怕只剩一颗黑球不打,再有裁判上来劝他“为了你的球迷完成满分杆吧”。于是干脆在冲击“”的最后几颗红球里选一颗故意造成走位失误的假象,从而一脸坏笑地完成单杆“”。
懂斯诺克的,会认为奥沙利文的“”是走位失误;懂奥沙利文的,会认为那是故意的有人说,奥沙利文在年威尔士公开赛第一轮对阵平奇斯的第五局和在今年世锦赛1/4决赛对阵丁俊晖的比赛中打出的“”是走位失误,而且用了很多斯诺克理论来阐述、来捍卫他们的观点。我只想说,懂斯诺克的,会认为那是走位失误;懂奥沙利文的,会认为那是故意的。
一脸坏笑憋着“搞事情”——年威尔士公开赛第一轮别和我说这球叫不到黑球
没追求了,克鲁斯堡“”都不打——年世锦赛1/4决赛这一杆使“”有了价值,他需要用这杆证明打“”没障碍!
自己说这是“走位失误”……
转载自刘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