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1007/7513605.html
牧羊人的可可托海
文/李忠东
近日
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突然窜红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
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忧伤的旋律
和背后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故事
引得众泪滂沱
可可托海在哪里?
它是什么样的海?
传说中的牧羊人
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
可可托海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但对于上一辈人它熟悉又亲切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年代一段岁月而对哈萨克牧人来说这里是世代游牧之地……▲可可托海的冬天。摄影/马背上的摄影师(图虫创意)
可可托海是一个镇一个矿区也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做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一个镇它位于新疆的最北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过遥远仿佛位于世界的尽头即便是在新疆内部可可托海依然属于边疆的边疆其距乌鲁木齐约公里距阿勒泰市也有公里▲可可托海位置图
相对于西北的干旱和荒芜可可托海群山环绕湿润而绿意盎然它的北东是阿尔泰山起伏的群山南西是一撒千里的准噶尔盆地之间,数个断陷盆地从南至北依次串珠状排列雪山之水滋润下这里土地肥沃,牧草丰美是逐水草而牧的哈萨克人最美的世代家园▲可可托海盆地。摄影/张学文
额尔齐斯河
源于阿尔泰山南麓由北向南穿过可可托海镇然后一路向西注入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泊最终汇入北冰洋是我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水系
▲源于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摄影/Elephart,(图虫创意)
这里是中国第二冷极仅次于黑龙江漠河冬季的气温常在摄氏零下40度以下极度低温甚至低于摄氏零下60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寒之地却拥有无比荣光的岁月极致的风光独特的文化令人向住不已……
▲可可苏海的秋色。摄影/olivine76(图虫创意)
01
花岗岩地貌阿
阿尔泰山中国的北境之山横亘于可可托海北东部蒙古语意为“金山”因产金而得名山脉形成得益于地壳挤压收缩,岩层褶皱断裂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因而这里同时又是重要的成矿带和多种复合地貌、多元景观的富集带
▲阿尔泰山的原始森林。摄影/张学文
构成阿尔泰山主体的花岗岩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可可托海北部的小东沟还形成了令人惊叹不已的花岗岩地貌进入小东沟一座座突兀绝妙的花岗岩山峰平地而起,气势逼人这些山峰矗立在碧水彩林之间山体形态圆润平滑四周的岩壁无数沟槽纵列若巨瀑飞悬▲小东沟花岗岩地貌。摄影/李忠东岩壁上的裂隙间生长着白桦树、杨树和西伯利亚云杉到了秋天金黄的白桦火红的杨树青黛色的云杉相嵌相拥将花岗岩石峰的巍然与壮美衬托极为神奇▲小东沟花岗岩地貌。(来源于图虫创意)这里的花岗岩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形态圆润而不失险峻造型独特而不失秀雅这样形态的花岗岩峰丛仅此处特有▲小东沟花岗岩地貌。摄影/李忠东02
地质圣坑
???很久以前生活于可可托海的哈萨克牧人便发现这里盛产宝石???绿柱石、海蓝宝石、锂辉石、紫水晶、碧玺等每一种都令人心动……▲可可托海的海兰宝石(来源于网络)?进入20世纪人们发现除了宝石?????这里的伟晶岩?脉中还富含地壳中含量极少的稀有金属????比如锂、铍、铌、钽、铷、铯等它们在原子能、航天航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用途?因此掀起了一场找矿热潮▲世界上唯一的一块额尔齐斯石(来源于网络)年
以赫洛舍夫为首的前苏联地质调查团
沿额尔齐斯河而来
发现了著名的3号矿脉
年
前苏联开始对3号脉的进行勘探和开采
新中国成立之后
由中苏联合勘探与开发
▲中苏蜜月期的合作开采(来源于网络)年以后
中国收回可可托海的管理权
开始了独自勘探与开发
三号矿脉曾经一度闭坑并在采坑形成人工湖年矿山重新恢复开采将积水疏干后这个长米、宽米,深约米气势磅礴的著名“圣坑”得以重见天日▲三号坑。摄影/杨建可可托海3号矿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与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上世纪中期,中苏交恶之时从这个矿坑挖出的稀有金属矿源源不断地通过额尔齐斯河运往前苏联用以抵偿我国欠这个国家的外债后来有人统计单是可可托海的三号脉就偿还了当时外债的三分之一▲可可托海镇与三号坑。摄影/张学文因矿而建的可可托海镇曾经熙来攘往度过了无比辉煌的七十年如今随着大批采矿大军的撤离这里失去昔日的喧嚣成了一个无比安详静寂的小镇但长达70多年的矿业开采历史仍让这里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尤其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苏联勘采时期留下了大量的生产生活遗迹至今这里保留着18栋俄式建筑它们散落在可可托海的街头巷尾尖尖的红屋顶敦厚方正的外墙使这里流淌着浓浓的异域情调▲苏联风格的老建筑(源于网络)03
卡拉仙格
阿尔泰山之所以“物华天宝“是因为它同时是一条造山带近百年来这里曾发生多次强烈地震尤其是年8月11日的富蕴8级地震形成公里的地表地震断裂带可可托海以南的卡拉仙格至今保存着完整的地震遗迹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地震断裂带之一和全球最好的地震破碎带现场博物馆▲卡拉仙格地震遗迹。杨建/摄影▲卡拉仙格地震塌陷区,远观如一片梯田,局区内所有的岩石都被震的“酥脆”。杨金山/绘04
可可苏里
断裂的长期活动在卡拉先格尔以北形成三个串珠状盆地从南至北依次为吐尔洪盆地、可可托海盆地、喀依尔特盆地吐尔洪盆地的可可苏海又称月亮湖或野鸭湖是一个沼泽性湖泊▲吐尔洪盆地。杨建/摄影
湖中发育大量的浮岛浮岛之上,芦苇丛生夏天碧波荡漾,水鸟起起落落秋天湖中芦苇变成金黄秋色连波,令人沉醉▲断裂带形成的可可苏里湖。杨建/摄影
05
伊雷木湖
在蒙古语中可可托海意为“蓝色的河湾”说的就是伊雷木湖它是断陷湖的基础上后经拦河筑坝而成?在哈萨克语言中伊雷木湖意为“漩涡”从空中俯看它沿富蕴断裂呈近南北向展布在北端突然向东折转将一个半岛揽于湖中恰象大海中的一个巨型漩涡?▲可可托海盆地有蓝色港湾之称。张学文/摄影群峰簇拥下伊雷木湖大气而壮美湖的东、北和南侧,均为开阔地湖畔阡陌纵横,农舍树木俨然湖的北面有依湖而建的地下电站发电机组位于米深的地下该电站由苏联人于年设计耗时近10年才完成修建是当时最深的地下电站闻名一时▲伊雷木湖湖畔阡陌纵横。摄影/李忠东
05
可可托海牧羊人
伊雷木湖东侧山顶的岩壁保留有多处岩画内容以羊、马、驯鹿等主线条拙朴而生动它们是古时游牧民族留在这里的生活写照历史上乌孙、突厥、柔然等都曾以此为家园▲哈萨克岩画。摄影/李忠东通过小东沟的山路
是一条牧道
冬天过后的春天
牧人离开冬牧场
便沿着这条牧道赶着瘦弱的羊群穿过泰加林往北边的深山夏牧场迁徙牧羊人以及他们的羊群将在阿尔泰山深处的夏牧场度过一年中最为愉快的夏天而到了秋天赶在大雪覆盖整个山野之前牧羊人又沿着这条牧道走出森林他们将在戈壁滩冬牧场熬过漫长的冬天▲公里的日夜兼程只为了山那边的一片草场。至今延续了三千年的大转场。摄影/三墨影像(图虫创意)
这里的哈萨克大约是这个世界最后的游牧民族夕阳中一群从深山转场的哈萨克牧民尘土飞扬地行走在羊道羊、骆驼、马和飞扬的尘土都被夕阳点亮一个十来岁的哈萨克姑娘奔跑着驱赶羊群她微微卷曲的头发在夕阳中金色透亮▲牧民在赶着羊群前往夏季牧场。摄影/吾哈(图虫创意)
牧羊人和养蜂女的爱情故事每天都在可可托海的丛林和牧场上演歌曲唱出了人间最美的痴情“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时间太过漫长以至于我们越来越远离来的方向在这里你会发现人类渐渐失去的一些东西却在可可托海牧羊人的身上似乎还清晰地存在着痴情和坚守亦如0年来不曾改变的游牧方式身边的额尔齐斯河一丝不乱,内敛沉稳通往阿尔泰山深山夏牧场的羊道在远古走到现在亦不曾改变……▲夕阳下,一群从前山夏牧场向乌伦古河冬牧场迁徙哈萨克牧民,尘土飞扬地行走在羊道。逐影随行/摄影,来源图虫创意撰文/李忠东
摄影/杨建张学文李忠东等
封面摄影/吾哈逐影随行
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侠客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