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70000.html
引言
拿破仑战争的全部性质现在改变了。过去除在半岛以外,拿破仑被各国君主们所反对,而现在是欧洲各国人民起来反对法国。法国大革命的军队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民权和人权的福音。但是他们不仅是以解放者的身分而来,而且也是以奴役者的身分而来,他们的目的最终与传统的法国帝国主义区分不开了。这一点法国皇帝没有理解到。
莱比锡战役(年)
(1)背景
年1月,跟随拿破仑入侵俄国的约克·冯·瓦尔滕贝格将军率领的普军倒戈,这是雪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之耻的信号。普鲁士宣布了全民动员令,并且采纳法国人的方法,以击败法国。农奴制已经废除,这就为人民战争打下了基础。针对这种威胁,拿破仑倾其全力建立了另一支大军。到4月中,他已征集到二十二万五千多人。但缺少他喜爱的火炮。军队日益庞大,战场是如此之广,以至于拿破仑的指挥系统再也不是得心应手的了。
拿破仑不再能有效地担任他自己的参谋了。与此相关的是,拿破仑不鼓励他的元帅们发展独立作战的能力。他们被训练为服从命令的人。从前,他发动的战役是进攻性的,而现在他被迫转入防御,并且由于被蹂躏的欧洲人民的奋起,他不得不在几乎象半岛和俄国一样敌意的国家作战。最后,拿破仑变得更加独裁,更加相信他自己是不可战胜的,更倾向于低估这个最终是从他那里学到经验的敌人。他自己的方法现在被用来击败他。
(2)吕岑、鲍岑和德累斯顿之战
拿破仑向莱比锡挥师东进,但缺少通常作为其耳目的骑兵,增加了这次进军的危险性。在吕岑附近初战中(年5月2日),反法同盟军进行了突然袭击,但被击败。法军获得代价很大的胜利,但这次战斗不是决定性的,因为普俄联军秩序井然地撤退,亦未受到追击。随后他们在鲍岑以东建立极为有利的防御阵地。拿破仑为了防止奥地利参战的任何图谋,乃向沙皇提出休战。他继续执行进攻计划,打算从正面牵制敌人,尔后从北面包围他们。由于执行得不坚决,因而鲍岑战役(5月21日)也没有获得决定性效果。双方都遭受严重伤亡,同盟军巧妙地撤退了。
6月1日达成休战。拿破仑既缺乏骑兵,又惧怕奥地利宣战,并已遭到严重伤亡。然而,总的来说,停战是对他不利的。俄、普、英利用停战之机争取奥地利和瑞典参加同盟,拿破仑拒绝维也纳向他提出的和平条款,8月,战事再起。法国皇帝虽然已经加强了力量,并已占领了重要阵地,但同盟军计划周密。他们的计划是攻击拿破仑的元帅们所指挥的部队,而在拿破仑本人赶来之前撤退。这个战略是对付拿破仑对同盟军实行各个击破的传统作法的成功的对策。元帅们不断失利,而同盟军逐渐地逼近法国皇帝。
8月27日早上,拿破仑本人在德累斯顿,在倾盆大雨中发动攻击,有效地打垮了同盟军的左翼。俄普联军再次撤退,拿破仑没有坚决追击。在库姆附近,后退的敌军歼灭了一支法军,生俘一万三千人。9月6日,同盟军取得另一次胜利,再歼灭两万二千名法军。这样就促使一些德国小邦投入反拿破仑的战争。敌军开始从多方向对集中在莱比锡的法军分进合击。
(3)莱比锡战役(年10月16日——19日)
双方的猛烈炮轰打响了“多国战役”。同盟国组成四路庞大的纵队实施向心进攻。法国皇帝突入同盟军南路部队的企图未能得逞,主要是由于俄国的十三个骑兵中队给顶住了。拿破仑本来是可以撤退的,但是他没有马上这样做。17日,敌人的生力军赶到,他们的兵力增到二十九万五千人。次日晨,他们在莱比锡以东发动攻击,但没有大力包围位于该地以西的法军,拿破仑得以不受损失地向莱茵河撤退。他已遭到决定性的打击,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翌年,他丧失了几乎全部军队和大量武器。
法国的防御战(年)
拿破仑估计春天以前同盟国不会行动,恰恰相反,他们在年1月进入了法国。他们不给拿破仑以复原之机。包括参战的较小国家的分遣队在内,同盟军在数量上占了优势,大约是三比一。拿破仑对前几次战役中遭受巨大的兵员伤亡或许会感到悔恨。然而此刻他又成了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发挥内线作战和机动性的有利条件,并利用盟军行动不统一,有选择地实施打击,拖迟敌人的进军。
随着同盟军逐渐逼近,法国皇帝不顾一切地实施机动以威胁奥地利的后方,同时征集新军,并迫使奥军向东撤退。同盟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之后,乃于3月集结力量直驱巴黎,把拿破仑的余部甩在后方。3月30日最后一战,巴黎投降。因为拿破仑的元帅们不愿再追随他,拿破仑乃于4月11日退位。
滑铁卢之战(年6月18日)
随着拿破仑被击败,法国革命所掀起的战争宣告结束,胜利者把法国的边界恢复到年的状况,并召开维也纳会议解决全欧洲的问题。拿破仑处于厄尔巴皇帝的孤独地位,但一直了解敌人的分歧和意图。他于2月26日逃回大陆,3月20日重返巴黎,此时复辟的路易十八早已逃之夭夭。波拿巴立刻开始建立另一支约三十万人的军队,这是他生涯中的最低潮。敌人打算以多压少来打垮他,而他则援用年击败皮埃蒙特人和奥地利人的办法,插入两军之间,然后各个击破。
他选择距其最近的威灵顿率领的英、荷联军和布留赫尔的普鲁士军作为他的第一个目标,希望尽快地歼灭他们,然后在其他同盟军能够全部集结之前攻击他们。他选择在比利时的威灵顿作为第一个打击对象;第二个打击的是普鲁士人。与他对阵的威灵顿是一位通常以劣势兵力打胜仗的将军。在半岛战争中,他曾经把线式战术发展成为一种完美的科学。他善于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展开部队,等待敌人首先进攻,一旦他的有效火力阻止了法国纵队的进攻时,即行发动反击。像拿破仑一样,他也是实行个人指挥的体制,但因为他的军队规模较小,对他来说,这种方法依然是有效的。
6月16日,拿破仑迫使布留赫尔从利格尼撤退,初步获得分开同盟军的胜利,但他没有追击,也没有弄清楚布留赫尔的退却路线。威灵顿也是未受损失地从夺特布拉撤退,使拿破合相信他描至布鲁塞尔。由于波拿巴善于选择决定性的地点,所以措他将军分开的最初目标得以达成。威灵顿小心地选择沿滑铁卢以南的山梁设置阵地。双方立即投入交战的兵力大体相等,但伟大的法国炮手拥有较多的火炮。拿破仑企图以直接进攻对威灵顿实施中间突破,但行动不协调。6月18日入夜时,拿破仑原先认为已经败走的布留赫尔赶到法军右翼,使战斗达到了高潮。法军溃败。普军主力彻夜追击。法国皇帝拿破仑被打倒,再也不能扰乱欧洲的和平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
波拿巴成功的根源,在于几个因素侥幸的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本人的军事天才;他的军队所散播的自由思想;以及年解放出来的革命精神,而当热情消失时,这种革命精神就作为新的民主国家的强制力的遗产传给后世。拿破仑的最终失败,在政治上是由于他不能与英国缔结持久的和平。在经济上则由于保护贸易制与自由贸易制的冲突,这是早期工业革命的两个互相斗争的产儿。
英国因此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反法同盟以阻止由法国领导的欧洲联盟。法国宣扬的民族主义的影响,反而有助于英国实现其在欧洲大陆上的任务,使法国最终自食其果。在军事上,拿破仑的失败是由于他的指挥过于集中。战争的扩大需要一个组织完善的总参谋部,然而拿破仑却继续独断专行。他强制他的元帅们盲目服从。他那种不承认有办不到的事情的决心和他的无限自信心曾经是他早期的优点,但这些连同他的身体变坏,终于使自己垮台。他在四十六岁时彻底失败了,有人评论说这是由于他变得陶醉于权力和成就。
战败者必然要向胜利者学习,到年,战败者就是利用他的方法来对付他的。夏季休战期间,各同盟国同意不单独与皇帝作战,而是后退,直到各国所有力量都能集中为止。这样拿破仑就没有机会对它们实行各个击破;同时他的臃肿的指挥系统也变成了不利条件,因为他的敌人认识到了他们以前行动不统一而被拿破仑所利用。最后,他滥用法国人力,随意征兵,越来越多地依赖大兵团作战,放弃了曾经给他带来胜利的机动性。如果要从拿破仑的失败中吸取唯一的一个教训的话,那就是对一个曾经是成功的公式,必须不断地根据社会和技术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价,以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为不利条件。
拿破仑军事思想的解释者
因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使战斗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战争的学者们乃重新研究作战的基本原则。没有谁能比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和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更具有直接影响力,约米尼是曾在法国和俄国军队中担任参谋的瑞士人,克劳塞维茨则是普鲁士战斗部队的军官。
约米尼(-年)
在拿破仑的同时代人中,约米尼可能比其他人更理解拿破仑的战略思想。拿破仑退居圣赫勒拿岛时,曾以称赞的口吻谈到他。关于他对这位下台皇帝的意图具有惊人的领悟力的故事,可能是不足为信的,但却是众所周知的。因为约米尼是第一个把拿破仑的军事学说写下来供学者研究,因此他的理论著作多年来一直是军事教育的主要依据。约米尼反对萨克斯的“战争是一门笼罩着阴影的科学”的观点,他努力证明有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的,不变的原则,唯一合理的战争理论是承认规则的存在,但又为天才留有发挥的余地。
1.战争的种类
约米尼对进行战争的理由分为几类,并认为战争的性质反映战争的目的。进行战争是为了要求归还权利或捍卫权利;是为了保持权力均势;也有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征服性战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企图通过扩张来扩大本国的势力和影响;另一种是满足单纯的欲望。像蒙古人那种愚蠢的侵略,简直是对人类的犯罪。受过训练的军队和困难的地形使入侵极端困难,因为没有一支军队能与全民抵抗相较量,除非他的兵力强大到足以同时控制交通、占领乡村并打击敌方的主力。
因此,约米尼极力主张要认真研究半岛战争。约米尼主张“效忠的和骑士气概的战争,而不主张有组织地暗杀”。他希望“灭绝人的战争”将会从“国际法典中排除,依靠有训练的民军保卫国家,加上良好的政治同盟来维护国际关系”,就足以维持各国的独立。他明显地鼓吹,通过必不可少的国际组织来反对总体战争造成的不可容忍的破坏,因此他远远地走在他的时代的前面。约米尼对发生总体战争深为忧虑,因此他渴望战斗能受到国际法的约束。他认识到拿破仑时代已经开辟了打歼灭战的道路,而全民动员则提供了打歼灭战的手段。考虑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他写道:“破坏性手段正以可怕的速度接近完善。”
2.军事政策
约米尼提出理想的军队必须具备的许多条件,忽视其中任何一条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他重视代议制政府的力量,但告诫他们在和平时期不要忽视武装力量。他详细阐明正确的军事政策所具备的许多基本条件,包括训练能担当政治和军事两方面任务的领导人;兵员和军需要作好充分准备;认真研究军事科学;把军事职业置于受尊重的地位;和平时期的计划;战略情报;财政;作战计划与战争目的一致。
3.指挥
一位将军最基本的素质是精神和生理上的勇气。他的知识应该是全面的,包括在战争原则方面的基本训练。同萨克斯一样,约米尼强调天才,或天生的将才。他告诫说:“庸才总是嫉妒的,喜欢周围都是些无能的人”,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声望被人压倒,而且认识不到名义上的指挥官往往因成功而获得最多的赞赏,即使在他最不应得到赞赏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其他各点都相当的条件下,一个好的参谋由于他接触面较广就可以成为一个比战斗部队指挥官更好的指挥官,不过,他的素质也应与他的参谋长的素质相当。
4.战略
约米尼认为凯撒和拿破仑的战争艺术是一样的,特别是战略是如此。按约米尼的意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积极主动地运用密集队形,在保持己方安全的同时,在决定性时刻连续地攻取敌人的决定性阵地及其交通线。此外,应集中兵力对付敌军的各个部分,以便实行各个击破。约米尼无疑是精拿破仑的基本战术的。
一般地说,约米尼主张进攻战,不过可能是由于他在半岛战争中的亲身体验,他也指出激起被侵略人民的仇恨是危险的。对于某一次战役来说,他认为进攻几乎总是有利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力量用到决定性地点上。首要的作战目标应该是取得战略主动权。约米尼为了阐明他的战略思想,把战场划分为地带、地点、战线和作战基地。他相当详细地论述这些划分,并用图形加以说明。因此他得到一个几何学战争倡导者的名声。然而,在他自己的论述中,他强调需要灵活性,明确地说明不能把战争变为几何图形,并认为著名将领的天才绝不能受这些空洞的学问所拘束。
5.约米尼的影响
约米尼的著作对后来的战争具有巨大的影响。这些著作对近代军事科学分类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的许多术语现在仍然通用。他正确评价了由于法国革命而在战争中出现的变化,他模糊地预见到由于工业革命会使总体战争成为可能。他对此感到忧虑,他希望把战争限定在职业军人的范围内进行。他强烈主张有规律的战略和有限的战争目的。可惜的是他对战争与社会的全面关系的理解很肤浅。
克劳塞维茨(-年)
约米尼为军事行家阐明战争中的变化,而克劳塞维茨则为近代的军事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战争论》在他逝世时尚未完成,这是一本不单纯是评价拿破仑的著作。本书思想新颖,对尔后的影响巨大,具有持久的价值。克劳塞维茨企图说明理论与实践、战争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什么是战争?
法国革命创建了武力强大的国家之后,民众获得对政治领导的影响,这自然减少了政治领导的行动自由。拿破仑由于庞大军队的参战,有可能不加限制地使用暴力,进行了某种接近于绝对战争的战争,迫使敌人完全屈服于他的愿望。因此,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认为,必须把绝对的战争放在第一位,并把他作为出发点。
2.战争的手段和目的
战争的目的,必须始终是解除一个国家的武装,强迫它同意我们的意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般地说,该国的武装力量必须被摧垮,或使之不能继续战斗。尔后必须对这个国家实行征服和占领。最后,应该使敌人的意志屈服,使它的政府和同盟同意和平,使它的人民接受和平的安排及其条件。为了摧毁敌人的武装力量,克劳塞维茨认为只有一种手段,即战斗。尽管他承认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削弱敌人的意志,然而他强调的是大规模的流血战斗,即用武力解决,全部军事活动都要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努力。由于只有大战役和大规模的战斗才能产生重大的结果,克劳塞维茨以轻蔑的笔触写道,“让我们不要听说不经流血而克敌制胜的将军”。
3.将才
就绝对意义来说,战争的才能是多种力量的结合,即智慧和精神的汇合。愈是注重军事的社会,愈能产生军事天才。天才需具备聪明(这点必不可少)、生理和精神上的勇气。大胆和无畏通常是天才气质的体现,勇气越大,应付偶然的或未预见的情况的能力就愈强。不幸的是,人的官阶高了,普遍地都变得不够勇敢了,因为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越来越多了。
司令官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及坚强的决心。后一品质与智力有关,但更多地归因于理智而不是才华。特别是在每一次军事行动中,司令官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敏锐的洞察力以迎接每次军事行动的关键时刻的来临。与军事天才有关的智力是通过经验而获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综合的,不是专门的;是冷静的,不是冲动的。
具有上述所有特点的理想的人是少有的,因为一千名真正卓越的人当中,可能没有一个会具有上述所有特点而成为非凡的将军的。他的行动要受到种种严格的限制,其中之一便是军事情报造成的。对于军官来说,运用情报必须具有分析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判断力和知识水平来获得。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客观地和正确地观察事物也是困难的。
结语
克劳塞维茨悲观地认为,大部分报告是不真实的。的确,各种各样的情报往往会使计划及其实施相脱节。所以司令官必须能顶住瞬间的压力,因为他的第一信念通常证明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