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rée
经常有女生说
“男人身高不足一米七就是二等残废”
这虽然是一种戏谑的说法
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心中
“男人一定要高大挺拔”的印象
其实,身高只是外在条件
真正让人发挥的是自己内心和灵魂
今天,三昧就给大家介绍一个男人
他的尸检结果显示身高在-之间
没错!
他就是——“法国人的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
拿破仑●波拿巴十九世纪法国
伟大的军事家、
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
缔造者。
拿破仑于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
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
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而三昧今天要讲的故事
跟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并不)
德国作家
安妮·玛莉·沙林格的日记体小说
《我与拿破仑》
甚至改编成了电影
《拿破仑情史》
由亨利·柯斯特执导
马龙·白兰度、简·西蒙斯主演
于年11月17日在美国上映
美中不足的是
该片是属于被美国化的
典型的好莱坞史诗片
该片在一些史实上面存在一定的虚构性
马龙·白兰度在银幕上所扮演的拿破仑
与其说是拿破仑
还不如说更像是一个
有着学生性感气息的西部牛仔
差别只是他身上所穿的服装
//////////
西蒙斯在这部影片的表演不尽如人意
虽然形象清纯可人
却显得有点索然无味
该片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拿破仑的性格特点
他的野心勃勃与政治观点
以及马龙-白兰度对这一点的演绎
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要看点
所以,三昧只是用一下电影截图
主要还是聚焦到原著的小说上面
18世纪法国。拿破仑在土伦城赶走英军,晋升为法军的将军。
同年在法国马赛,大绸缎商之女黛丝蕾结识了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她撮合姐姐朱莉与其恋爱,而自己也与拿破仑起坠入了爱河,并论及婚嫁。
拿破仑与她热恋时,说:“你相不相信,欧仁妮,我会成为创造历史的那种人。”
黛丝蕾也自信的说:“我也会创造自己的历史。”
拿破仑说:“不,我会创造影响千万人命运的那种历史。”
月光在他年轻的脸上投影很分明以至于有点可怕,黛丝蕾突然开始哈哈大笑。
“你觉得很好笑?”
“不,当我感到害怕的时候就会大笑出来。”
后来,法国政变,拿破仑被囚,出狱后他准备去巴黎发展,黛丝蕾用自己的私房钱资助他上路。
黛丝蕾从马赛到巴黎去找拿破仑。彼时,拿破仑已经成功地挤入法国贵族的门庭。黛丝蕾找到了他,顺便目睹了他和风韵犹存的约瑟芬宣布订婚。黛丝蕾将一杯红酒摔在约瑟芬的白裙子上,奔出了门。她跑到塞纳河边想要跳下去,却被一个军人给拦住了。
像所有的小说一样,这个军人——强?巴勃迪司,三年后,成为了她的丈夫,也成了瑞典的摄政王。她的儿子出生,拿破仑非要给孩子取名,而且取了北欧风格的“奥斯加”,巴勃迪司幽默的说:“我们就不必违拗你老情人的美意了吧!”
黛丝蕾成了瑞典的摄政王妃,却因为不能忍受瑞典宫廷而回到了法国,又在法国住了十多年。
随后拿破仑四处征战,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
而巴勃迪司则被无子女继位的瑞典皇室邀请去往瑞典,在那里成为王储,并率领反法盟军反对拿破仑专政。而由拿破仑起名的“奥斯加”也在瑞典成了王子。
莫斯科之役法军大败,拿破仑投降,被流放厄尔巴岛。
后,拿破仑又再潜回巴黎发动了法国内战。
为了避免战祸贻害百姓.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单独会见拿破仑,力劝他接受放逐,拿破仑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接受了这种请求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最后郁郁而终。
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也终于加冕成为了瑞典的皇后。
拿破仑被驱逐后,在他的回忆录中写: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拿破仑的第一个爱人。
波拿巴家人询问是否需要删除,黛丝蕾回答:“成为他的第一个爱人,这是我的荣幸。”
黛丝蕾从头到尾,无论是被抛弃的时候,还是独居法国的时候,都没有自怜自伤。勇敢和聪慧,贯穿了欧仁妮的一生,这是从她十四岁往胸部塞了几块手帕——以显示自己是“成熟的成年人”——跑去跟拿破仑的长官理论的时候就开始了的。
她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拿破仑呢,也的确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一个单纯的女孩子,随命运的起伏经历种种巧合和难以解释的幸运爱情。让人不得不信,的确是有“命运”这东西的。
黛丝蕾的父亲是一个丝绸商人,店里的学徒普生是瑞典人,他对欧仁妮说:“跟我回斯德哥尔摩吧,那里的春天河里漂浮着绿色的冰块,我会给你一个丝绸店铺,一个温暖的家庭。”
但是,黛丝蕾送普生回去了,临走时把父亲声称可以给国王做衣服的丝绸送给他作纪念。
当多年之后,黛丝蕾带着奥斯加又找到了普生,取回了她父亲引以为傲的布料,真正将它用于加冕。
黛丝蕾和普生感慨:“那时你说我跟着你到瑞典,你会给我一家店铺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么?”终究她还是来了瑞典。
于是这本日记就到了结尾,因为作为平民的欧仁妮的故事结束了。
The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