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张维为郑若麟寒竹如何理解l

年4月,“思想者论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讨原创性思想”在昆山淀山湖畔召开。论坛邀请20多位嘉宾出席,围绕“西方世界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中国工业革命”“动荡中的世界秩序”“世界治理范式”等议题展开讨论。本文摘选了论坛三位主讲人的发言,内容经作者审核修订。

中国崛起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

突破中心—外围依附体系

张维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我今天想谈两个命题, ,“中国崛起是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第二,“中国崛起突破了‘中心—外围依附体系’”。这两者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深刻影响国际秩序未来的演变。先简单谈谈 个命题。大体上来说短短的40年间,我们几乎每十来年就完成一场工业革命,这是中国崛起最精彩的地方。中国的 次工业革命。大致从年到年。年改革开放开始,年中国成为世界 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同意文一教授讲的, 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乡镇企业的大发展,重点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业等轻工业的飞速发展。到年,我们正式废除了所有票证,上海早一点,其他地方晚一点, 全部废除,中国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普通老百姓的感觉就是“整个国家活起来了”。当时有个夸张的说法,叫“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跑单帮”,任正非、马云当时都在跑单帮。第二次工业革命。我倾向于把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点,完成的时间大概在年左右。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这一年也是中国的公司元年,可以成立公司了,随后很快就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现在看来意义非凡。所以李世默对《经济学人》杂志研究得出的结论很重要:读懂中国需要反过来读《经济学人》杂志。该杂志对中共历届党代会的评论很有意思,它说不好,结果就会很好。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经济学人》读不懂,不屑一顾,其实很愚蠢。为什么把这场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定在年左右?一个原因是中国制造业正式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 大国,现在是超过美德日之和了。然后是年,我们的发电量超过了美国。在这场革命中,我们的电力、内燃机、石化工业、基础设施等等都有了全面提升。普通中国人的感受就是“整个中国亮起来了”。过去我们到国外总觉得国外亮,现在连中国的贫困县县城都非常亮,背后是电力工业的飞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下子为中国带来了世界范围内各种要素的流动,中国也很快成为世界 的货物贸易国,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是一场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主的革命,包括互联网,以及从2G、3G到4G移动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在2G时代,中国还没有发言权,只有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大家用爱立信的设备。到3G时代,中国就提出了时分同步(TD)标准。这个标准当时还有尚待完善之处,许多公司不愿意用。到了4G时代,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准。现在进入5G时代,华为开始 世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整个中国连起来了”。世界上只有中国今天做到了“一部手机,全部搞定”。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实现了从追赶到逆袭,再到部分领域内的引领和超越。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开始 了,华为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看量子通信也好,大数据也好,5G也好,中国现在跟美国处于 方阵,有些方面还 美国。欧洲连自己的搜索引擎都没有,欧洲大数据主要在美国公司手里,欧洲就只能被排除在 方阵之外了。过去欧洲人还嘲笑中国,你们不能上谷歌,不能上Facebook,现在欧洲人自己也发现他们遇到了大问题。我们多数国人在过去数十年中都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进程。欧洲现在还在用工业文明的眼光看信息文明,所以抵触比较大。中国人的态度更加开放,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了,不可避免地来了,我们就拥抱它,然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雄安新区一位领导对我说,信息文明的特点是世界是透明的,但现在有了区块链技术,我们也有保护隐私的办法,比如说你在马路上被拍了一千次,但你的信息被谁用了,有个box,你可以知道你的信息被谁用过,你甚至可以设一个锁,得到批准才能使用你的信息。这些都是发展中产生的新挑战,会相应地产生新规则、新伦理,究竟怎么做,人类要探索,我觉得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是对的。也有人问,为什么在洋务运动、民国时期或者毛泽东时期没有引爆工业革命?我提了一些观点,我走得比文一更远一点。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工业革命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比较强势的政府。西方工业革命前后,都是“持剑”经商;今天这个说法不合适了,但是政府要有力量。二是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真是几乎每个社会细胞都动起来了。三是国际化的大市场。用这三条标准来看洋务运动的话,政府非常弱,当时刚刚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整个社会多数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洋务运动,只是政府里边的一部分人在推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有矛盾,市场就更加狭小,国际市场几乎没有。民国时期也是的,民国尝试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结果国家四分五裂,变成军阀混战,政府是分裂的,社会是分裂的,市场也是分裂的,所以形成不了真正的工业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应该说那个时候探索还没有完成,还没有找到一条工业革命成功之路。这个探索是有价值的,包括政治体制的建立,包括教育普及和妇女解放,包括独立的国防体系,包括 。我觉得这一仗是定乾坤的,带来后来60多年的和平。还有比较完整的初步的工业体系,这非常重要。再有就是土地改革。为什么中国能够建成世界 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建这么多的4G基站,还有5G基站,这跟我们的土地制度有关,美国就建不成。但当时也有问题,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抵制,国内外市场都很小。社会活力也不够。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回想起来真是很有感触。中国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科技对发展的引领作用,现在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你仔细想想, 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到江泽民的时候加入WTO,接入互联网,现在想想这些决定是很不容易的。现在习近平主席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你看他关于新旧动能转化的讲话,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zhualugui.com/snjt/8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